四川發布全國首套社區矯正“教材”
四川法制報訊(記者蘭楠)在社區矯正期間,社區服刑人員身份如何定位?社區服刑人員可以申請異地執行嗎?這些問題有了權威答案。記者1月25日獲悉,四川省司法廳近日發布《社區矯正工作教程》《社區服刑人員常用法律問題》《社區服刑人員社會適應問題》三冊書目,這是全國首套“社區矯正應用輔導系列教材”,對社區矯正相關工作和問題作出明確的規范和解答。
記者了解到,社區矯正是一項嚴肅的刑罰執行工作,需要明確社區服刑人員從接收到期滿解除整個矯正過程的工作流程、內容、標準、要求、措施等。但是,由于全國各地對社區矯正工作的實踐探索長期在沒有上位法指導的環境中進行,相關理論研究相對滯后,社會對于社區矯正工作也不甚了解。
在此背景下,為進一步規范社區矯正工作,指導基層社區矯正工作人員開展社區矯正工作,幫助社區服刑人員熟悉社區矯正相關法律規定適應社會生活,省司法廳組織部分專家、學者和實務工作者有針對性地編寫了社區矯正應用輔導系列教材,其中包含《社區矯正工作教程》《社區服刑人員常用法律問題》《社區服刑人員社會適應問題》等三冊書目,這也是全國首套“社區矯正應用輔導系列教材”。
其中,《社區矯正工作教程》是專門針對社區矯正工作人員的培訓教材,而《社區服刑人員常見法律問題》和《社區服刑人員社會適應問題》則是專門針對社區服刑人員的通俗讀本。
據悉,省司法廳還向我省三州地區司法行政機關捐贈了11500冊社區矯正應用輔導系列教材。“我們基層的社區矯正工作人員工作中常常苦于沒有理論指導,這套教材真正解決了這個難題,相信這套教材一定會成為司法行政機關和社區矯正工作人員的好助手,也將成為社區服刑人員的好朋友。”受援的涼山州司法局副局長蘭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