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法院打出“組合拳”強化知識產權司法保護

新聞發布會現場
近日,山西高院啟動“全省法院知識產權宣傳周”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山西法院在知識產權審判工作中的好做法、好成績。
2015年以來,山西法院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經濟發展新理念,注重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主動適應經濟發展轉型新常態,嚴格執行“司法主導、嚴格保護、分類施策、比例協調”的司法保護基本政策,苦練內功、提升素質,找準癥結、精準施策,全面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嚴厲懲處侵害知識產權行為,公正高效地審理了一批知識產權糾紛案件,為激勵創新、促進全省品牌經濟發展和維護全省公平競爭秩序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2015年以來,山西高、中級法院共受理知識產權案件1986件,審結1921件,結案率97%,調解結案709件,調解率達40%。其中刑事案件137件,行政案件11件,民事案件1773件。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中,商標權糾紛案件870件,占53.9%;著作權糾紛案件427件,占26.4%;專利權糾紛案148件,占9.1%;其他類型案件168件,占10.6% 。
為進一步提升全省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的質效,營造我省良好的創新營商環境,2017年以來,山西高院出合了一系列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針對性工作措施。
深入推進知識產權審判“三合一”
山西省制定實施《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在全省法院開展知識產權審判“三合一”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全省各市中級法院因地制宜,在太原中院試點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礎上,深入推進由知識產權審判庭統一集中審理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三合一”改革工作,構建符合知識產權司法特點和規律的工作機制和審判體制。
規范卡拉OK版權使用
在全國率先制定實施《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卡拉OK著作權糾紛案件的若干意見》,提出創新性的審判思路,將案由確定為侵害著作權糾紛或著作權使用糾紛,將以往以侵杈歌曲計算賠償數額的裁判模式,變更為以包間數量為基數,并合理確定每個包間的使用費標準,計算版權使用費或侵權賠償數額,確立操作性較強的裁判評價機制,通過司法裁判價值彰顯,向社會傳導合法使用作品、依法收繳費用、侵權必受嚴懲的價值取向,營造激勵著作權創作、促進著作權使用市場的的良好氛圍。
建立知識產權審判專家庫
選聘了楊志軍等7名專利、商標、著作權等知識產權領域的技術專家,建立了全省知識產權審判專家庫,為解決全省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中遇到的技術事實認定困難問題提供了有力支撐。
設置全省法院知識產權調研基地
選擇確定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等8家本省部分創新能力強、知識產權成果豐碩的企業,作為全省法院知識產權調研基地,為全省法院及時了解掌握知識產權創新主體在知識產權培育、創新、運用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了解掌握知識產權創新主體對全省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新訴求、新期望,對癥施策高效服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推動建立知識產權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與省工商局、省版權局、山西省知識產權局共同制定實施《司法審判與行政執法協調和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意見》,推動建立知識產權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充分發揮行政部門在預防和化解知識產權糾紛方面的作用,鼓勵當事人通過非訴訟方式及時化解糾紛,維護自身權益。
在剛剛結束的全省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座談會上,山西高院還對今后全省知識產權審判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對全省法院提出了新的要求:將全省知識產權審判工作自覺納入中央、省委的決策部署和工作大局,強化司法保護的導向性、權威性、終局性、穩定性和救濟的全面性;建立符合知識產權案件特點的損害賠償證據規則體系;深入推進全省法院知識產權審判“三合一”工作,構建符合實際的集中型立體審判模式;加強與知識產權局版權局、工商局等行政機關的協調配合,加強與仲裁機構、行業協會、調解組織的溝通,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在預防和化解糾紛方面的積極作用,推動建立健全知識產權糾紛非訴訟解決便捷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