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來河北省共破獲污染環境刑事案件5469起
“利劍斬污”專項行動、打擊大氣污染違法犯罪專項行動、“雷霆行動”等一系列專項行動持續推進,快檢室、無人機等越來越多的新裝備新技術運用到偵查實戰,全國首例用危險廢物燒鍋爐污染大氣案、河北省首起篡改偽造在線監測數據污染環境案等大案要案接連攻破……作為全國第一個在省市縣三級成立環境安全保衛專職隊伍的省份,5年來,河北省堅持完善機制,嚴格執法,主動作為,走出了一條用刑事司法治理環境污染的新路子。
利劍斬污,成立三級環境安全保衛專職隊伍
為嚴厲打擊懲治污染環境犯罪,2013年9月18日,河北省公安廳環境安全保衛總隊掛牌成立。之后僅用不到3個月時間,河北省11個設區市、2個省直管縣和154個縣(市、區)公安機關成立了專職隊伍,鍛造了刑責治污的鐵拳。
環境安全保衛專職隊伍成立以來,公安、檢察、法院和環保等部門密切配合,每年都開展大規模的“利劍斬污”專項行動。專項行動選擇的時間段是河北省氣象條件最為復雜、污染物排放最為集中、環境污染最為嚴重的時段,從當年10月中旬開始,至次年3月底結束,已經成為河北省環境安全保衛工作的一個標志、一個品牌。
2017年3月,河北省石家莊市公安局環境安全保衛支隊得到了鹿泉區某水泥廠篡改在線監測系統、偽造監測數據的線索。深入查證發現,該水泥廠為節約生產成本,故意減少煙氣防治原料氨水的使用量,并偽造、篡改煙氣連續監測系統數據,對大氣造成污染。最終,該水泥廠和第三方運維公司人員,全部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
“這是河北省破獲的首起篡改、偽造在線監測數據污染環境案,體現了公安環保等部門聯合執法的優勢,是‘利劍斬污’專項行動的成果之一。”河北省公安廳環境安全保衛總隊政委何江紅說,與傳統環保行政執法相比,環安警察具有刑事執法權,大大加強了對環境資源破壞行為的司法打擊力度。
據介紹,5年來,河北省共破獲污染環境刑事案件546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03萬人,查處治安案件2.09萬起,治安拘留2.01萬人。2018年以來,河北全省各級公安機關已經偵辦刑事案件740起,同比上升19.5%;抓獲犯罪嫌疑人1523人,同比上升33.4%,始終保持了嚴厲打擊的高壓態勢。
在專項行動中,公安機關與環保等行政執法部門密切配合,出臺了行刑銜接工作機制,不間斷地開展聯合執法。僅2017年,河北全省環安隊伍就累計聯動執法2.2萬次,聯合整治突出問題5915個,配合環保督導工作824次,對犯罪分子形成有效震懾。
有污必懲,打擊環境犯罪零容忍
環保領域違法違規案件頻發,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企業違法、失信成本低。5年來,河北全省環安隊伍不斷加大打擊力度,注重實效,追根溯源,偵破了一系列案情復雜、影響廣泛的大案要案,讓污染環境違法犯罪付出應有的代價。
“去年4月,我們接到群眾舉報稱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庫房附近有很刺鼻的味道。”9月13日,河北省衡水市公安局環境安全保衛支隊支隊長王新華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接到舉報,民警立刻對這家公司的庫房進行檢查,發現了20多個3米多高的儲油罐,罐上標注著“醇基燃料”。
經初步調查,該液體具有揮發毒性、吸入毒性等特性。后對使用該燃料的鍋爐燃燒排空物質進行監測,查明含有有毒物質。
經過近一年的艱苦偵查,辦案民警行程2.2萬余公里,最終查清了涉及5省7市3家公司10名中間商的隱藏黑色利益鏈,這起以非法買賣、運輸、儲存危險物質立案偵查的案件轉為污染環境案進行偵辦。2018年4月底,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此案是河北省發現的新犯罪類型,也是全國破獲的首例用危險廢物燒鍋爐污染大氣案。”何江紅介紹,案件偵破后,公安部把這類案件列入全國打擊懲治污染環境犯罪的重點類型,河北省將非法買賣、運輸醇基燃料列入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和大氣污染防治范圍。
與此同時,河北省環安隊伍始終以涉危險廢物犯罪為主攻方向,重點打擊了非法傾倒、偷排偷放等污染土壤和水資源違法犯罪,守護碧水和凈土。
2017年6月16日,河北省石家莊市無極縣滹沱河河道內發生一起非法傾倒工業廢液污染環境案件,造成5人中毒死亡、2人受傷。案件發生后,河北省市縣三級公安機關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迅速成立專案組,追查廢液來源。不足兩日,就將12名涉案人員全部抓獲。
為深刻吸取這起案件教訓,河北省專門開展了打擊非法傾倒處置危險廢物和危化副產品的“雷霆行動”。2018年以來,公安機關相繼偵破了多起大案要案,其中部督案件9起,河北省督案件19起……
“打擊環境違法犯罪必須零容忍!”河北省公安廳副廳長馮帆說,目前河北省環保執法著力開展好三場保衛戰:以涉氣排污企業和監測設施運維企業為重點的“藍天”保衛戰;以水污染重點行業和涉水企業為重點的“碧水”保衛戰;以涉危險廢物違法犯罪為主攻方向的“凈土”保衛戰。集中力量偵辦一批大案要案,整治一批環境污染重點區域,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
主動創新,執法能力“大提檔”
辦理污染環境案件,鮮有成熟模式可以借鑒遵循。5年來,河北省環境安全保衛專職隊伍積極適應污染環境犯罪新動向,邊偵查辦案,邊創新手段,執法能力和效果顯著提升。
“某村有一家小顆粒加工廠,排放的污水特別刺鼻。”2017年7月10日,接到群眾舉報,河北省威縣公安局民警立即趕赴現場,對該廠排放的清洗廢水進行了取樣,經初檢發現含有重金屬并且超標嚴重。
“我們利用檢測室很快確定了污染源,并以此為突破口陸續破獲了一批此類案件,遏制了小顆粒加工廠的蔓延。”河北省威縣公安局環境安全保衛大隊大隊長呂曉松介紹。
2017年新的“兩高”司法解釋實施,賦予了公安機關民警采樣權,隨后河北省環安隊伍專門進行了采樣資質技術培訓。
根據近年偵辦的污染環境案件情況,該大隊購置了便攜式水質分析儀、復合式氣體檢測儀、深水采樣器等專業檢測儀器和采樣工具,為民警購置了防護器具,還指定業務強的民警到縣環保局監測站跟班學習,成立了快檢室。
“目前,快檢室能對一、二類污染物中主要污染源進行初檢,偵查工作更加規范、專業、高效。”呂曉松說。
如今,新設備新技術在河北省環安警察的偵查實戰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河北省廊坊市公安局環境安全保衛支隊配置了無人機。2016年5月,某污水處理廠因酸性污水進入,導致污水處置系統癱瘓。支隊民警王鈃宇利用無人機可見光視頻偵查,將該污水處理廠上游實時畫面回傳指揮部,從而確定一院落存在重大嫌疑,最終查明了污染源頭。
河北省環安隊伍成立后,河北省參與制定的環安部門裝備配備標準已在全國推廣。河北省公安機關環安部門將進一步創新打擊手段、完善體制機制,提高打擊環境污染違法犯罪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