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警多能 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
“嗡……嗡……”午夜時分,三五成群的“飆車黨”在城區道路呼嘯而過,不僅擾民,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近日,廣西梧州市長洲綜合警務大隊組織警力,在群眾反映強烈的三龍大道上,抓獲“飆車作樂”的嫌疑人3名,查扣改裝助力車2輛。
今年4月以來,長洲綜合警務大隊成立抓捕“飆車黨”便衣小組,全天候24小時對轄區“飆車黨”進行追擊。在開展的12次抓捕行動中,共抓獲涉嫌飆車嫌疑人19人,繳獲改裝助力車19輛,“飆車一族”的囂張氣焰被打下去。
這是梧州市公安局推進綜合警務改革7個月以來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當地道路交通和治安環境明顯好轉,車輛亂停亂放減少了,警情大幅度下降。
早在今年3月,按照“警力整合、資源共享、發展共贏”的方向,在梧州市副市長、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匡伯彪的指揮下,該市公安局拉開警務機制改革,創新特巡警、交警、騎警隊員聯勤聯動、聯合執法,成立了梧州市公安局長洲分局綜合警務大隊(下文稱長洲綜合警務大隊)。該大隊成立后,劃分網格對治安重點地區和交通亂點實行24小時動態整治,逐步實現一警多能、一警多用、進一步提升警務效能、構建公安各警種密切配合、互為補充的警務模式,共同管好轄區治安、巡邏、應急、交通秩序。
交巡互補警務配置更優化
以前,路遇高峰時段堵車、車輛亂停亂放,有特巡警隊員經過卻愛莫能助;路遇小偷,雖有交警執勤,卻表示“不歸我管”。如今,這些情況已經不會在長洲發生。
梧州市公安局黨委授權長洲綜合警務大隊實施巡邏防控、應急處突、先期接處治安警情、交通秩序管理等職能,從根源上解決了“交警不會管治安、巡警不能管交通”的問題,大隊每名執勤警力同時肩負治安管理、交通秩序管理的職責,成為街面綜合戰斗實體,該大隊也成為街面一支多功能的機動力量,大大提升了社會面治安、交通管控能力。
執勤警力實行“高峰站點、平峰巡線、有警即處、無警則巡”工作模式,實行高峰時段路口疏導、24小時不間斷巡查,形成了點上見警、線上步巡、面上車巡的勤務。
以前,群眾求助時就近找到路面上的特巡警或交警,他們只能建議他去撥打110報警,由派出所處理。但現在不同了,綜合警務大隊接到求助報警后,可最短時間內進行前期處置,管事率和調處率均得到很大提高。
4月25日下午,綜合警務大隊接到群眾舉報,在三龍大道龍在駕校旁成功攔截一輛重型貨車。經查證,該車有超載、撒漏等多項嚴重交通違法行為,民警當場對其作出處罰。5月18日凌晨,巡邏隊員發現某工地的泥頭車滿載黃泥,撒漏頻繁,導致路面布滿黃土點。巡邏隊員發現后及時制止并查處。發現其存在違法偷運現象,且沒有辦理相應證件,于是移交相關部門進行處罰。
綜合警務既管交通又管治安,也可讓警力布局更趨合理,解決了以往警務重復設置造成的警力浪費問題,從而提高社會治安動態控制能力。以大塘小學路段為例,以往上、下學高峰期時,通常需要4名交警負責高峰時段的交通疏導,4名巡警負責片區路面巡邏,大家各自為戰,造成警力浪費,現在只要4名綜合警務隊員互相配合即可完成護學任務。
快速反應打防管控更直接
9月17日凌晨,今年第22號最強臺風“山竹”進入梧州,多地受災,樹木被大風攔腰吹斷、屋頂被吹飛、部分市政設施嚴重受損,路上行駛的車輛和行人也多次出現險情。長洲綜合警務大隊和派出所民警緊急出動,頂著疾風驟雨迅速趕往災區進行交通管制,指揮疏導車輛繞行,轉移解救被困群眾。此時,綜合警務大隊發揮了快速反應、有效調度的優勢,有效提升整體戰斗力。當晚,綜合警務大隊共出動警力87人次,處置受“山竹”臺風影響的警情10起,救助群眾5名,轉移和撤離群眾10名,清理障礙物5處。快速高效的處置,極大降低了人員和財產損失。
由于警力集中,能夠做到快速反應、調度,迅速形成戰斗合力,長洲綜合警務大隊在處置治安案件或突發情況時,均能做到快速反應,精確打擊。
今年7月23日,大塘市場路口的一輛小車發生自燃,車流出現擁堵。迅速趕到的巡邏隊員積極配合消防官兵滅火、解救被困群眾、疏導交通,由于處置及時,沒有發生人員傷亡,車輛損失也降到最低。8月5日,市局指揮中心經研判發現新興三路出現套牌車輛,指令長洲綜合警務大隊迅速趕到現場處置,并扣押該違法車輛,對涉事司機進行處罰。
這樣的事例比比皆是。原來是交警管線、巡警管片,但自綜合警務改革以后,將轄區劃分為3個巡防區,采取“包警區、包路段、包崗位”和“定崗、定時、定責”的方式,科學合理投放警力,使每個巡區都有融合交警、特巡警功能的綜合警務大隊,日常巡邏中做好交通秩序維護、整治違章停車、打擊非法飆車的同時,一并開展糾紛化解、治安防范,現有警力效能大增。
一警多能服務群眾更周到
針對警種之間業務不熟和“不會做”的問題,長洲綜合警務大隊專門圍繞日常接處警、突發警情前期處置、糾紛調解、交通整治、秩序管理等業務工作,專門辦班培訓全隊70余名民警和輔警,講理論,講技能,給民警和輔警思想上充“電”,業務上加“油”。
同時,采取專題集訓、以戰帶訓、跟班培訓、現場輔導等傳、幫、帶方式,讓民警和輔警不斷學習知識、積累經驗,迅速成為跨界專家。
一警多能、一警多用,讓公安機關服務群眾也更為高效親民。自今年3月啟動改革以來,綜合警務大隊隊員總會遇上各種各樣的求助,并“見招拆招”,積極、及時回應群眾的期待與需求,而群眾也不再局限于打110報警求助,只要在街上遇見有綜合警務大隊標志的巡邏車或巡邏隊員,都會上前請求幫忙。
同時,為深入推進梧州市“城市建設提質年”活動,長洲區實施“街長制”,以新興街道作為“嚴管街”示范點,重點圍繞治理占道經營、亂停亂放、亂貼亂掛、亂搭亂建、亂擺亂賣等開展綜合整治。為確保高效完成任務,綜合警務大隊以重點區域和衛生責任區,負責對臨街店鋪開展“門前三包”教育宣傳、指揮車輛停至劃線內、對影響美觀的小廣告、廢棄木板進行清除等。
“改革成不成功,我們自己說了不算,得群眾說了算。”綜合警務大隊大隊長林樂寧告訴記者,今年6月底,他收到一位老人的短信,老人告訴他,自己所住的小區里,每天都被亂停亂放的私家車占滿了,老人們連活動場所都找不到。“沒想到綜合警務大隊竟然管到了小區里面,對小區亂停車進行了整治,感謝你們為我們老年人騰出一片晨練場所。”整治后,老人又發來感謝短信。
今年第一第二季度,長洲區在廣西區群眾安全感測評中,得分率分別為98.03%和97.18%,名列全區第5名和第21名;上半年群眾對公安機關滿意度得分率是96.22%,排名梧州市第一。(記者?莫小松?馬艷?通訊員?李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