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法院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在天津濱海新區,有一家經營水上娛樂項目的企業,在擴大經營過程中,資金鏈斷裂,不僅員工將其告上法庭,77家債權人還與其對簿公堂。法院判被告償還欠款以及拖欠的工資,但被告卻無力還債,其中一家債權人索性向法院申請對該公司進行破產清算。
濱海新區法院受理此案后,面對6億元債權,本可以依法裁定并宣告企業破產。然而,承辦此案的合議庭法官經過審慎研判,多次深入實地與管理人、債權人和職工進行溝通交流,多方征求債權人意見,并客觀評估企業品牌、資產維護、債權人利益、職工安置等因素,決定打破常規,采取“放水養魚”邊破產邊經營的方式,抓住經營“旺季”的有利時機,助力企業經營狀況回暖向好,力爭達到既為企業帶來新生,又維護了當事人合法權益的“雙贏”效果。繼續讓企業經營也要承擔一定風險,在經營過程中若出現問題,非但沒補上窟窿,可能窟窿會越來越大。
為此,法院聯合其他部門為企業經營的娛樂場所緊把安全關。今年6月份,娛樂場所開門納客,在經營三個多月后獲得了利潤,解決了員工8個月的工資及社會保險費用,同時增加了債權人可供分配的財產值?!案兄x法院,幫我們渡過了難關?!逼髽I負責人說,和法官們打交道,他們不是冷冰冰地秉公執法,而是充滿溫度地一次次到企業幫助解決難題,他們是真擔當、有作為。此案只是法院服務民營企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津八條”出臺后,天津市高院出臺了《關于依法保障企業家合法權益營造創新創業發展良好法治環境的實施意見》,12條舉措每一條都是站在企業家的角度“量身定做”,特別是在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方面,加大對發明、專利等創新程度高的智力成果的保護力度。天津老字號“起士林”、天津雅迪實業有限公司等企業都通過法律途徑討回了合法權益。天津正在努力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激勵企業家安心創業、放心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