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高院召開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專題新聞發布會
12月17日上午,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專題新聞發布會,陜西高院副院長鞏富文出席并向社會公開發布了《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陜西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年度報告(2019)》(簡稱《年度報告》)《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知識產權侵權案件確定損害賠償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簡稱《賠償指導意見》)。
2019年,陜西法院新收各類知識產權案件4257件,結案4150件。2019年收案比2017年、2018年分別增長了130%、38%。2019年審理的知識產權案件的總體特點和發展趨勢包括:收、結案數量創歷史新高,案件增長率大幅攀升;刑事、行政案件收案數量很少,民事案件收案地域分布不均;民事案件調撤率持續居高,上訴率和發改率趨于穩定;審判效率大幅度提升,案件平均審理周期明顯縮短;傳統類型案件較為集中,新類型案件和疑難案件不斷涌現;具有重大影響的精品案件增多,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增強。
《實施意見》分為九個部分,共三十三條內容,主要包括指導思想、目標任務、知識產權審判規律、訴訟證據規則、賠償計算方式、知識產權審判機制、協同保護機制、交流合作機制、配套機制等內容。
《賠償指導意見》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基本規定,主要規定了知識產權侵權案件確定損害賠償的原則、賠償計算方法及其類型和順序、舉證責任分配規則等內容;第二部分為侵害著作權案件法定賠償的裁判標準,主要規定了侵害文字作品著作權等幾類常見案件的損害賠償標準,重點解決了文字作品侵權賠償標準、KTV經營者侵權賠償標準等問題;第三部分為侵害商標權案件法定賠償的裁判標準,主要規定了確定損害賠償的一般考量因素、酌加酌減情節、證據審查認定及幾種具體的賠償標準。
鞏富文指出,此次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是陜西法院從嚴落實最高人民法院全面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要求,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站在新發展階段,切實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向全社會吹響的激勵創新、保護創造,維護公平競爭,服務追趕超越,助推高質量發展的時代進軍號。公開發布的《實施意見》是陜西高院根據新形勢新任務,提出的全面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新舉措新機制。《年度報告》是落實陜西高院“雙進”專項工作新目標、回應陜西知識產權司法新關切、助推陜西追趕超越實現新發展的白皮書,介紹了2019年陜西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總體情況和特點,所精選的陜西法院20件典型案例,深入總結歸納了具有普遍適用性、指導性的裁判規則,其中上訴人商洛市泰安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與被上訴人北京希森三和馬鈴薯有限公司侵害植物新品種權糾紛案,明晰了認定侵害植物新品種權的裁判標準;上訴人西安曲江大秦帝國影業投資有限公司與被上訴人孫皓暉侵害著作權糾紛案,明確了《大秦帝國》小說名稱不受著作權法保護;上訴人董小軍與被上訴人陜西海鳳酒業有限公司等侵害“華山論劍”商標權糾紛案,同時適用了舉證妨礙制度和懲罰性賠償制度;西安康旺抗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訴煙臺市畢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確認不侵害商標權糾紛一案,有力打擊了惡意搶注“銀爾潔”等商標的侵權行為;上海假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申請“狼人殺”應用程序訴前行為保全案,系《關于審查知識產權糾紛行為保全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施行后全國法院首例關于警告與反警告案件。《賠償指導意見》則針對制約確定損害賠償中的突出問題,科學確定賠償計算方法與可行性賠償標準,旨在有效指導和促進審判實踐,著力提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質量和水平。
鞏富文強調,時代越是向前,知識產權的地位和作用就愈發凸顯,必須緊跟國際競爭形勢,緊扣雙循環主題,緊貼陜西創新發展需要,扎實推進陜西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3116”工程,聚力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堅定不移做好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記者?劉曉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