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檢星火點亮歸航坐標 ——陜西檢察機關全面推進未檢工作
“我們未檢人就像穿行在成長迷霧中的掌燈者。這束光,照亮迷途少年的心靈,驅散他們眼中的惶惑,為他們徘徊的心靈標定歸航坐標。”4月16日,在談到涉罪未成年人精準幫教工作時,陜西省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部主任鞏樹芳動情地說道。
近年來,全省檢察機關持續鞏固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社會支持體系建設先發優勢,會同團委、省民政廳研究制定規范司法社工服務的實施意見,將社會支持不斷延伸至民事、行政、公益訴訟領域,構建涵蓋“過程評估、專項評估、個人能力評估、機構資質評估”的未成年人司法社會服務質效四維評估體系,進一步提升社會支持體系建設的專業化、集約化水平。全省各地通過鏈接社會資源、拓寬治理平臺、加強異地協作等方式不斷推進全流程全方位精準幫教,引導罪錯未成年人回歸正途。其中,寶雞檢察機關通過探索制定社工服務評價標準,創新司法社工“標準化+個性化”履職模式,成為陜西全面推進未檢工作的一個亮點。
理念領航?共謀迷途少年新生路
近年來,寶雞檢察機關在社會支持體系建設中通過部門研討會、征求意見函等多種形式就寶雞未檢社會支持體系建設聽取相關職能部門意見,凝聚共識;同時,不斷強化檢校合作,以高校智力資源與檢察實踐經驗的優勢互融,助力理念更新,實現法學理論研究和檢察實踐雙提升。
未檢社會支持體系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司法社工對涉罪未成年人的專業化幫教,如何讓精準幫教的質效發揮到極致,需要有完善的工作流程、健全的考核評價機制。帶著這樣的思考,寶雞市人民檢察院對全市涉案未成年人特殊制度適用、涉罪未成年人幫教情況進行摸底調研,精準幫教工作流程;充分聽取相關部門及高校專家意見,制定實施《寶雞市人民檢察院涉罪未成年人精準幫教工作指引(試行)》《購買精準幫教社會服務質效評估辦法(試行)》,填補現行法律法規在該領域的空白,實現社會化精準幫教及幫教專業化評估,進一步推動完善未成年人社會支持體系建設。
專業護航?喚醒成長路上迷失的少年
“怎樣把人的力量統一起來,做到在理念上同頻、工作中共振?寶雞檢察機關從司法社工職責出發,構建立體式人才隊伍,由專家教授組成的專家庫負責理念的指導、問題解答,由職能部門推薦具有豐富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經驗的人員組成講師團負責理念、工作方法的傳遞,由45名專業社工組成的社工團隊負責具體參與幫教。”寶雞市人民檢察院未檢辦主任王妮娜介紹。
在社會支持體系建設中,寶雞檢察機關首次全方位聯合區域社會專業力量,建立專家團、講師團、社會團隊,三支隊伍基礎穩固、專業適配、貼合需求,為推動市域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及規范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2024年下半年,通過公開招募、相關單位推薦、市院審核、向社會公示等環節,寶雞市未成年人檢察司法社工隊伍、講師隊伍、專家團已成立運行,截至目前,已開展精準幫教56次,幫助12名涉案未成年人重返校園、6名涉案未成年人順利就業。
整合資源?助力迷途少年破繭成蝶
在社會支持體系建設中,寶雞市人民檢察院以“規范未成年人檢察司法社工履職新模式”改革創新項目為依托,整合各方資源,形成了全方位立體式的未檢社會支持體系,探索出了“檢察+N”、“1+3+N”未成年人數字檢察監督模式、“1+2+3”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模式等多元主體參與的專業化辦案與社會化幫教模式。
“孩子一拿到大學通知書,就讓我帶他見你,說一定要讓你看看!”媽媽的話音剛落,李某自信滿滿地說:“長大了我也要像您一樣,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去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
看著眼前這個開朗陽光的準大學生,承辦檢察官王德鳳不禁回想起初次見面時的場景。在初次見面時,沒等檢察官開口,年僅17歲的李某就不耐煩地說:“就這么點事,你找我媽,直接讓我媽賠錢好了!”
高中在讀的李某因涉嫌詐騙一案被移送到千陽縣人民檢察院。為準確查明李某涉案背后的原因,千陽縣人民檢察院邀請具有教育學、心理學背景的社工對李某進行社會調查、心理測評;針對家庭教育缺失問題,通過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有效改善親子關系。經過跟蹤評估,結合李某的犯罪情節、性質、悔罪等情況,檢察機關依法對李某作出了附條件不起訴決定,并成立了由檢察官、學校教師、專業社工組成的幫教小組。考驗期內,李某在幫教小組幫助下,家庭關系、學習態度得到明顯改善,并且以優異的成績被某醫科大學錄取。
“社會支持體系建設就像是一場‘接力賽’,每一個相關部門都是‘接力棒’的重要一環,起點和終點都是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潤物細無聲’地為未成年人提供更全面綜合的司法保護,讓未檢工作有態度、有溫度、有力度,這是未檢人共同的初心與使命。”寶雞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李莉說。(記者?高虎;通訊員?徐鳴敘言?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