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公安交警: 多舉措保障夏季出行安全
5月以來,隨著氣溫逐漸攀升,疲勞駕駛進入高發期。駕駛人在這一時期出行,務必保證充足睡眠,科學規劃行程,注意勞逸結合。夏季開車需要注意哪些方面?陜西省各級公安交管部門來為大家支招。
保持良好狀態
嚴防疲勞駕駛
西安市公安交警:夏季氣溫較高,駕駛人駕車時體力消耗大,往往容易產生困倦感。因此,務必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確保行車時精力充沛。行車中,駕駛人如感困倦,應及時在安全區域停車休息或下車活動身體,嚴禁疲勞駕駛;夜間行車時更要小心謹慎,要精神飽滿、行動果斷,以應對突發險情,避免意外發生;在高速公路行車時要提防催眠現象,感到疲倦時可到就近的服務區休息,避免長時間駕車,每駕駛2個小時應停車休息20分鐘左右。此外,駕駛過程單調枯燥也容易使人產生疲勞,可通過嚼口香糖、吃薄荷糖、嗅清涼油等方式提神醒腦;也可打開電臺,收聽新聞廣播或者伴隨音樂唱歌,調動思考能力,緩解駕駛疲勞。
寶雞市公安交警:部分駕駛人認為,犯困時放慢車速能保證車輛安全。但在高速公路上,這一行為反而非常危險,容易引發嚴重追尾事故。此外,午飯后駕駛人易出現困倦狀況,應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駕駛時間,可先休息1小時左右再上路。同時,駕駛人應經常開窗通風,保持車內空氣清新,以提升注意力。
咸陽市公安交警:行車前務必保證充足睡眠。夏季應盡量選擇清晨、上午或天氣涼爽的時段出行,中午和下午刺眼的陽光容易造成視覺疲勞,在天氣涼爽時行車可有效預防視覺疲勞;盡量避免夜間行車,夜晚本是休息時間,勉強駕駛容易困倦,加之夜間視野受限,對路況不熟悉時更易引發交通事故;連續駕駛會使駕駛人精神高度集中,通常2個小時左右就會出現精神不振的情況。因此,駕駛人在開車2個小時后應前往加油站或服務區休息,且休息時間不少于20分鐘,以此緩解疲勞。
銅川市公安交警:當駕駛人感到困倦時,可食用清涼糖、麻辣食品等提神食物,或者在太陽穴、額頭處涂抹風油精幫助提神;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八條第一款規定,在高速公路正常行駛時,車速不得低于規定的最低時速,條例還規定不得連續駕駛機動車超過4個小時未停車休息或者停車休息時間少于20分鐘;同一車速行駛時間過長容易感到疲勞,可適當降低車速,等疲勞緩解之后再逐步加速行駛;每隔一段時間應開窗通風換氣,尤其車內人員較多時,若長時間不通風,二氧化碳會大量積聚,加重疲勞感。
規范駕乘行為
筑牢安全防線
渭南市公安交警:天氣炎熱時,部分駕駛人因擔心弄皺衣服或者怕麻煩,心存僥幸不系安全帶。然而,一旦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后果往往不堪設想。經研究,在一場可能導致死亡的車禍中,系好安全帶可使車內人員生還幾率提高60%。因此,駕乘人員出行時要養成良好習慣,務必全程系好安全帶;有些駕駛人喜歡在天熱時穿拖鞋開車,這種行為存在極大安全隱患,拖鞋易脫落,遇到緊急情況時,可能延誤剎車時機,進而造成交通事故。此外,女性駕乘人員最好不要佩戴胸部掛飾,在急剎車等突發情況下,金屬胸部掛飾可能造成胸骨骨折等嚴重傷害。
延安市公安交警:高溫天氣下,瀝青路面經陽光暴曬容易產生“虛光”,導致駕駛人出現幻視,嚴重影響行車安全;駕駛人在行車過程中要集中精力,仔細觀察路況。為減少陽光直射,部分駕駛人選擇佩戴墨鏡,但鏡片顏色過深的墨鏡會使視覺延遲,從而導致駕駛人出現速度感失真,增加事故風險。因此,駕駛人應選擇淺色墨鏡,以保障良好的視覺效果和行車安全。
榆林市公安交警:駕駛人感覺疲憊時,可適當降低空調溫度或打開車窗,利用冷風提神,但需注意控制時間,避免因冷熱不均患上感冒;行車時,不要長時間緊盯公路中心線,將視覺中心放在前車即可,高速行駛時務必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不要超車或者在高速公路上競速;夏季開車切忌心浮氣躁,要保持平和心態、注重個人素質,做到文明出行。
注意車內物品
做到平安出行
漢中市公安交警:老花鏡、瓶裝水等有凸透鏡效果的物品,聚光發熱易引燃車內可燃物,其中,老花鏡屬于凸透鏡,放在電控臺上,長時間聚焦光線,溫度可達100攝氏度以上,易變成危險品;玻璃擺件、水晶或玻璃材質的香水瓶等有凸透鏡效果的物品,經太陽光照射,會產生光線折射效應,嚴重時甚至會引發火情。
安康市公安交警:打火機、防曬噴霧、瓶裝碳酸飲料等物品受熱易膨脹,其中,打火機內的液態丁烷易燃易爆,高溫下氣體膨脹易引發爆炸,一旦引燃車輛內飾可能造成火災;罐裝防曬噴霧暴曬后,罐體內氣壓會迅速上升,一旦超過耐壓強度,很可能發生爆炸;暴曬后的瓶裝碳酸飲料貿然打開,液體可能噴涌而出,帶來安全隱患。
商洛市公安交警:充電寶、手機等電池類產品,在高溫下容易鼓包,存在爆炸風險;切勿將電池類產品留在車內暴曬,特別是三無產品,因本身具有不穩定性,極易自燃。
楊凌示范區公安交警:不要將紙張、透明塑料袋等淺色可以反光的物品放在中控臺上。在陽光照射下,這些物品的反光會映射到擋風玻璃上,阻礙駕駛人視線,影響駕駛安全。(肖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