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縣人民檢察院促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檢察力量下沉 治理效能提升
如何有效化解矛盾糾紛,讓基層社會治理煥發新活力?三原縣人民檢察院給出了答案。
堅持內外聯動,強化橫向協作,三原縣檢察院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方式,助力基層社會治理。
基層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化解矛盾的“主戰場”。三原縣檢察院檢察官們堅持深入基層,面對面交流,了解群眾的需求和困擾,積極回應民生關切,主動將檢察履職融入源頭治理,讓矛盾消弭于未然。
“我們不能只是坐在辦公室里等案子來,而是要主動出擊,多方聯動,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月25日,三原縣檢察院檢察官李均強說道。
三原縣檢察院積極拓展“朋友圈”,與各個鎮辦、綜治中心、司法所等建立聯系,形成了多元化解群眾矛盾糾紛的聯動機制,就像是一張巨大的網,將基層的矛盾糾紛一一網羅其中。
6月12日,網格員缐立蘋在巡查時,發現了一名未成年人小華(化名)因為家庭矛盾產生了傷害自己的行為。缐立蘋迅速將這一情況報告給了司法所所長、未檢觀察員李珺。李珺又立即將線索反饋給了檢察院派駐基層網格的“檢格員”慕亞菁。
慕亞菁收到線索后,立即走訪了小華的家庭,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然后又聯系了調解委員會和派出所民警,共同對這起家庭矛盾進行調解,并為當事雙方進行了心理疏導,解開了當事人的心結,促使當事雙方達成一致。
這場民事糾紛的處理,既高效又快捷,不僅消弭了雙方當事人的矛盾,也為基層矛盾糾紛化解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小華的案例也因此入選“全國檢察機關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優秀案例”。
而這只是三原縣檢察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的一個縮影。
三原縣檢察院還與醫保、公安等部門合作,為全縣的醫院、衛生室、藥店、診所從業人員進行普法教育;與依法治縣辦、司法局共同開展行政執法案卷評查,推動整改行政處罰證據不足等問題;結合公益訴訟和行政檢察中發現的行政執法頻發、易發問題,為縣城鄉執法局執法人員開展專題培訓。
不僅如此,三原縣檢察院還改變內部“各自為戰”的情形,實現了“四大檢察”“十大業務”的無縫銜接,就像是一場精彩的“大合唱”,每個部門都在自己的位置上發揮著最大的作用。
5月20日,在辦理一起因鄰里糾紛引發的故意傷害案過程中,三原縣檢察院將公開聽證會開進了社區。
人民監督員、聽證員、值班律師、社區工作人員等都受邀參加了聽證會。十幾名社區居民也自發趕到現場旁聽。通過公開聽證,犯罪嫌疑人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并當場真誠道歉,被害人也接受了道歉并表示諒解。這場聽證會不僅解了“法結”,還解了當事人“心結”,對旁聽的群眾也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三原縣檢察院檢察長阮穎表示,他們的工作理念是與其事后下大功夫息訪,不如事前求極致辦案。三原縣檢察院堅持聯動基層法治力量,推進內部溝通協作,讓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消弭在萌芽。
如今,三原縣檢察院的35名“檢格員”已成為基層治理的中堅力量。三原縣檢察院主動加強與各級綜治中心的密切協作,建立信息動態研判機制,在檢察“雙進”工作、群眾來訪、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檢察機關的努力也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和贊譽。通過新媒體矩陣建設,三原縣檢察院年均發布原創作品260篇,其中不乏深受群眾歡迎的普法自編短劇和微電影。這些作品不僅普及了法律知識,更讓群眾感受到了檢察工作的溫度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