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鳳翔:落實“三個到位 ” 堅持“ 三個結合” 著力構建調訪工作大格局
按照中央、省、市安排,寶雞市鳳翔縣緊緊圍繞人民調解參與信訪矛盾糾紛化解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堅持發展“楓橋經驗”,實現矛盾不上交,明確任務、創新機制,努力構建人民調解參與信訪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大格局。
一、落實“三到位”,努力形成齊抓共管大格局
責任落實到位。縣委、縣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明確了各鎮、各部門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直接負責。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人民調解參與信訪矛盾糾紛化解聯席會議制度,形成了黨政統一領導,綜治牽頭的大格局。
網絡覆蓋到位。縣司法局依托縣法律診所在信訪大廳設立派駐縣信訪局“人民調解工作室”,聘請3名專職人民調解員;12個鎮依托法律診室、公共法律服務站和人民調解委員會建立訪調辦公室,聘請24名專職人民調解員;全縣村、社區依托法律驛站和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建立訪調室。全縣村(社區)共聘請專(兼)職人民調解員164名,做到了組織、陣地、人員、報酬、保障五落實。建立了全縣專職人民調解員信息庫;建立了全縣律師、法學會會員“人才庫”;組建了由專職人民調解員、法律工作者和接訪干部組成的“智囊團”。形成了覆蓋縣、鎮、村(社區)三級的立體式人民調解參與信訪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網絡。
管理制度到位。針對全縣專職人民調解員制定了一保障兩制度三辦法管理制度。一是保障人民調解參與信訪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經費,辦案補貼經費;兩制度即學習制度、培訓制度;三辦法即聘用辦法、考評辦法、獎勵辦法。現已對全縣專(兼)職人民調解員進行了兩次培訓,提高了人民調解員的政治站位、工作水平、調解能力,夯實了人民調解參與信訪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基礎。
二、堅持“三結合”,形成合力化解大格局
接訪與政策宣傳相結合。縣局要求人民調解員參與信訪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在接訪時要做到“四要”。一要控制好上訪人的激動情緒;二要耐心傾聽上訪人的訴求;三要做好登記、歸類、備案;四要大力宣傳《人民調解法》和《信訪條例》,努力營造遇事找法、辦事依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圍。
勸訪與正面引導相結合。人民調解員參與勸訪中要做到“三個注重”,即注重情感,做到注重情感不丟失原則,堅持原則不缺少感情投入;注重政策,在黨的政策,國家的法律、法規大前提下開展工作,為上訪人宣傳政策,正面引導,解決誤區,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注重實效,不講大話、不講空話、不講做不到的話,使上訪人看到解決問題的希望,從而達到通過人民調解解決信訪問題的目的。
訪調與消除隱患相結合。在由信訪導入調解案件的調處中堅持找準切入點,打開突破口,把握落腳點。既加大調處力度,又與多部門聯動解決信訪矛盾糾紛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化解重大疑難糾紛。是訪調與消除隱患緊緊聯系在一起,防止因熱點、難點問題的蔓延造成新的上訪。
三、抓好“三協調”,創新銜接聯動大格局
協調縣法律診所參與信訪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在人民調解參與信訪矛盾糾紛化解過程中,縣局通過邀請縣人才庫會員參與,發揮了“智囊團”的作用,共同幫助解決熱點、難點問題,成功化解了某業主與開發商之間發生的工程質量等5起糾紛。
協調律師和法律服務工作者參與信訪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實現了“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全覆蓋,法律顧問依據法律法規主持調解,化解了大量常見糾紛,形成了防調對接,防調聯動的工作機制,有效化解了由道路交通事故引發的人身傷害等事故糾紛9起,防止了矛盾激化和群體事件的發生。
協調參與信訪積案化解工作。在人民調解參與信訪積案化解工作中實現了“三個轉變”:一是變上訪為下訪;二是變被動為主動;三是變穩控為調處。鳳翔縣王某女兒猝死一案,家屬從1998年開始,到鎮、縣、市、省、京多次上訪,時間長達20余年。今年來,聯合調查組變上訪為下防,在王某所在村進行法治宣傳,召開座談會3次,與王某交底交心6次,指出途徑,調解員積極主動參與調解。最終通過調解協商,王某自愿簽訂了調解協議書、息訴罷訪承諾書,20余年的信訪積案得到一次性徹底解決。
人民調解參與信訪矛盾糾紛化解工作開展以來,鳳翔縣接待上訪73人次,勸訪5起49人次,開展法律咨詢37人次,人民調解參與信訪矛盾糾紛化解積案12件,為上訪人提出建設性建議7條。做到上訪案件發現在基層,穩控在基層,化解在基層,筑牢了堅實可靠的“第一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