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綜治中心“全覆蓋” 平安和諧幸福來
“真是救了急了!”新區正陽路街道辦趙坡村的文某在領到臨時救助金時一個勁地感慨道。“娃他爸不在了,娃上學支出大,前段時間愁壞我了,見了村上的網格員我就跟他說了我家的困難,沒想到才過了幾天,臨時救助的錢就打到我卡上了,沒出村就把眼前的難題解決了。”
這背后是銅川市堅持推進四級綜治中心建設的默默付出。近年來,銅川市不斷探索創新社會綜合治理服務模式,充分發揮各級綜治中心職能作用,將群眾接待、矛盾調解、民意調查、治安形勢分析等與法律咨詢、訴調對接、信訪維穩、治安巡邏等工作緊密銜接,多元化解基層矛盾糾紛,有效維護了社會大局穩定,群眾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持續提升。
搭建大平臺?????
讓群眾少跑路????
走進市綜治中心人民群眾來訪接待大廳,統一設置的9個群眾訴求受理服務窗口集中了信訪維穩問題相對較多的行業部門,而公共法律服務大廳則整合了司法行政機關、法學會、律師協會、人民調解協會、醫調委、法律援助等機構和社會組織,群眾有了難題、有了困擾,走進市區兩級的綜治中心就能享受到一條龍服務。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把四級綜治中心作為加強市域社會治理創新、深化平安建設、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載體和平臺,按照“項目化推進、信息化支撐、網格化管理、多元化共治、實體化運行”的思路謀劃和建設。截止2018年底,全市累計投資上億元,1個市級、4個區縣、38個鎮辦、73個社區、359個村綜治中心全部建成并掛牌試運行,有效整合了社會治理資源,搭建起政法綜治工作新平臺,基本形成了縱貫全市四級的綜治中心網絡體系。“通過綜治中心這樣一個聯動工作平臺,將各種社會資源有效整合起來,讓各類社會組織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群眾有了煩心事來到接待大廳,需要法律服務了有市法學會和律師協會,需要調解了有市人民調解協會,讓群眾少跑路,為群眾解難題。”市綜治中心專職副主任武永合說,各級綜治中心平臺有效化解了一件件矛盾糾紛和信訪問題,2019年銅川信訪各項指標持續下降,綜合考核位列全省第一。
依托大數據?
打造社會治理“最強大腦”
在市綜治中心綜治維穩信息化指揮調度中心里,12米長的巨幅電子屏讓人震撼,各種信息數據滾動播放,重點部位監控高清顯示。隨著工作人員演示,信息平臺的強大功能在大屏上一一展示:隨時視頻對接任一綜治中心,無論是召開會議,還是了解情況,都非常方便。視頻監控一目了然,所有人口、房屋等基礎數據一鍵查詢,哪個村子有了情況,網格員第一時間上報,還能與其視頻連線,若有突發情況可遠程指揮……
工作人員王鑫鑫告訴記者,這塊巨幅電子屏所展示的就是縱貫市區縣、鄉鎮街道、社區村級中心和網格員,橫向聯通幾十個市級成員單位的智慧治理信息化中樞系統。我市建成全市綜治信息數據庫,將與政法綜治維穩工作和社會治理密切相關的人、地、事、物、組織等數據整合融合,為實戰應用和共享打好基礎;開發了平安指數、考核評價、信息流轉、事件處置等16個應用子系統。完成了三維地理信息和GIS地圖電子網格劃分,實現了綜治視聯網系統和“雪亮工程”視頻監控聯網實戰化應用。建設了綜治維穩信息化指揮調度中心,通過綜治視聯網和“雪亮工程”,實現了可視扁平化指揮調度等功能,既可四級整體聯動,也可點對點互動。
在這里,可以召開從市級到鄉村的視頻會議;在這里,可以實現對全市重點部位、重點區域的日常巡查;在這里,可以發現可疑人員并組織攔截……大到全市的重大突發事件、群體事件,小到鄰里糾紛,在這里都可以掌控。綜治信息化系統的建設應用,為社會治理和平安建設提供了強勁動力。?
編制大網格?
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三月的一天清晨,印臺區回收公司家屬樓上的吵架聲引起了網格員裴愛玲的注意。原來是住在一樓的索永宏和樓上的王慶芝因為房子漏水發生了糾紛。網格員裴愛玲趕緊來到兩家了解情況,漏水情況不是太嚴重,但是二樓家里有個小孫子,經常把家里的東西往地上扔,影響到了樓下鄰居休息,長此以往,樓上樓下的關系就有了隔閡。得知是這么個事情后,網格員裴愛玲樓上樓下來來回回跑,講情說理,耐心勸導,兩家人終于達成一致,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住在二樓的王慶芝拉著網格員的手說:“閨女,其實我也想好好坐下來跟樓下說說,可是吵過架真是抹不下面子,還好你主動幫我們調解,不然我還真不知道該咋辦!”
如果說綜治中心打通了管理服務“最后一公里”,那么網格化管理則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米”。目前,全市共劃分網格2831個,配置網格員3198名,其中農村網格1870個,網格員2008個,城市社區網格961個,網格員1190個,實現了城鄉網格化管理服務全覆蓋。網格員配備了手持信息采集終端,安裝APP應用軟件,與綜治信息系統聯通,將采集的信息以及群眾反映的問題通過系統進行集中受理、流轉、處理和反饋,依托連接部門、貫通上下四級的綜治信息系統和綜治信息化指揮調度中心,協調各級各有關部門和網格員隊伍,將服務送到群眾身邊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