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宜君:“德治”助推基層治理 文明浸潤宜君民風
今年以來,銅川市宜君縣結合市域社會治理創新工作要求與地域特色實際,積極探索具有宜君特色、時代特征的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新模式,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大力培育和選樹先進典型,廣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著力推動全社會形成向上向善的良好風氣,不斷強化基層德治在社會治理中的的支撐作用,助推基層治理行穩致遠。
?

?
道德模范引領風尚
宜君縣深入挖掘群眾身邊的孝老愛親、助人為樂、敬業奉獻、誠實守信、勵志脫貧等典型事跡,大力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好媳婦、好公婆”“十星級文明戶”等先進典型的評選表彰活動,善家河“10.19”先進群體、王桂芳、唐孝標、李建平、王軍俠、孫小軍等一大批耳熟能詳的道德模范、身邊好人不斷涌現,社區、農村每年評選表彰一批“好媳婦好公婆”、誠信村民、“十星級文明戶”,為全縣廣大干部群眾樹立了學習的榜樣,300余位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引領全縣形成崇德尚善的良好風尚。
文明鄉風滋養民心
廣泛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以“四和四美”為核心的文明社區創建、以“美麗鄉村·文明家園”為核心的文明村鎮建設,讓全縣人民的生活更加和諧美好。圖書閱覽室、農家書屋、廣播室、文化活動室、文化活動廣場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文明一條街、善行義舉榜隨處可見,道德講堂、宜民講習所給群眾帶來知識的浸潤和道德的滋養,一支支鄉賢文化隊伍活躍在農村、社區,為群眾帶來精神的享受,農村、社區中,文明之風逐漸形成,潛移默化的滋潤著民心,群眾思想道德水平不斷提升。目前,全縣共有全國文明村2個,省級文明村3個,市級文明村27個,縣級文明村56個,省級文明社區1個、市級文明社區1個,創建覆蓋率達到了70.9%。

?
文明實踐凝聚群眾
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為依托,緊扣“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總目標,探索推出“一傳一講,兩參與,五必到”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宜君模式,因地制宜開展農村文明交通行動、疫情防控、義務獻血、文明餐桌行動、文明旅游、關愛老人、助力高考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履行好組織、宣傳、凝聚、服務群眾的重要職責,調動廣大農村群眾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服務的積極性主動性,切實提高農村群眾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法制觀念,推動群眾全面發展、基層全面進步。
“一約五會”助力基層治理
充分發揮村規民約、市民公約、居民公約在基層治理中的獨特作用,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行為規范、人居環境整治等相關內容逐漸融入其中,充分發揮和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主動性和主體性,動員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和自我約束。廣泛建立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禁毒禁賭會、家文化推廣會,發揮群眾自治組織的作用,帶動群眾廣泛開展道德評議、鄉風評議、禁毒禁賭宣傳教育、“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等活動,增強群眾的主體意識和責任意識,引導群眾參與農村管理、社區管理,推動基層治理能力不斷提高。
宜君縣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引,重塑鄉村、社區道德秩序,注重思想道德“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感化作用,發揮道德內在的浸潤、規范、約束作用,為厲行自治和法治提供道德支撐,努力營造崇德向善、明德惟馨的德治氛圍,不斷提升村民道德水平與自治能力,培養遵規守矩、崇德尚法的文明鄉風,筑牢德治、自治、法治“三治融合”的基礎,推動基層治理行穩致遠。
(銅川市委政法委 韋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