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機關能動履職為特色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陜西省寶雞市眉縣獼猴桃種植面積占全國的七分之一,獼猴桃總產量50萬噸以上,綜合產值突破55億元。特色產業催生出獼猴桃生產加工企業11家、電商企業485家、專業合作社189個、微商經營戶5200多戶,各類大小冷庫4700座……形成了生產、貯藏、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近年來,眉縣檢察院創新履職方式,推進改革實踐,強化法律監督,服務地方經濟,全力支持保護特色產業發展,實現了社會效果與法律效果的統一。
立足監督職能,護航特色產業
眉縣獼猴桃種植戶薛某某等9戶果農的5萬公斤獼猴桃被騙,價值17萬多元。眉縣檢察院隨即啟動提前介入程序,很快查明,犯罪嫌疑人李某、肖某、徐某的行為涉嫌詐騙犯罪,立即啟動捕訴一體和認罪認罰從寬機制,依據相關法律規定,快速批捕,準確公訴,及時為群眾挽回了損失。
近年來,眉縣檢察院立足檢察職能,為該縣獼猴桃特色產業提供司法保障,對涉及獼猴桃特色產業違法犯罪提前介入,從嚴從快審查、快捕快訴,全程司法監督。該院聯合眉縣獼猴桃產業園區管委會、獼猴桃產業合作社等,走村入戶,以案說法,提醒種植戶和合作社守法經營、誠信銷售、謹防詐騙,同時會同獼猴桃產業相關單位和機構,制定出臺了防范獼猴桃產業鏈犯罪的長效機制,不斷優化獼猴桃產業營商環境,先后辦理了涉及假化肥、假農藥,破壞獼猴桃特色產業生產、銷售、收購詐騙等犯罪案件10多起,為群眾挽回損失近千萬元,有力震懾了犯罪分子,用司法保障擦亮了眉縣獼猴桃產品品牌,為特色產業保駕護航。
聚焦百姓急難愁盼,創新檢察服務
今年初,眉縣檢察院先后與縣獼猴桃產業園區管委會、縣市場監管局等部門建立溝通聯系協作機制,出臺了《發揮檢察職能服務保障獼猴桃產業發展18條措施》,并在縣獼猴桃產業園區設立了檢察官工作室,開展上門送法服務,為企業和果農解決生產銷售中遇到的合同糾紛等法律問題,真正體現了“服務大局、為民司法”。
眉縣檢察院進一步提升保障獼猴桃產業健康發展檢察服務水平,將檢察服務“前置”,要求干警不僅要做支持獼猴桃產業發展的“有心人”,而且要切合實際,做好服務特色產業、服務民營經濟、服務群眾的“用心人”。
2020年初,王某軍趁夜深人靜,砍了王某宏家200多棵獼猴桃樹。案件移交眉縣檢察院后,該院立即召開公開聽證會,聽取多方建議和意見,經綜合研判,對王某軍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兩家人最終和好如初。體現了司法溫度,實現了法律懲戒和教育的統一,真正做到了案結、事了、人和。
為進一步落實踐行最高檢“能動檢察”精神,再提營造“親商、安商、聚商、富商”檢察服務水平,眉縣檢察院攜手縣工商聯印發了《關于保障和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意見》,從5個方面提出了21條舉措,全力為民營企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立足檢察職能,聚焦主責主業,從獼猴桃特色產業延伸更多民營企業和產業領域,提供全鏈條的法律監督和檢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