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法院:為未成年人撐起“法治藍天”
“法官阿姨,謝謝您的新書包,我已經上學啦。”9月14日,蒲城縣人民法院興鎮人民法庭庭長許燕接到一通電話,電話那頭小女孩稚嫩的聲音里滿是歡欣。
此前,女孩因父母離婚后母親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責任而輟學在家。如今,在人民法院的傾力護航下,她已重新背起書包走進校園,開啟求知新旅程。
“當時調查發現孩子輟學的情況后,我們立即依法發出家庭教育令,責令未成年人母親為孩子辦理入學手續。”許燕說,法庭還聯合當地村委會、婦聯等部門,共同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引導孩子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切實履行監護職責,為未成年人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的健康成長關乎社會的發展。近年來,陜西法院深入踐行“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進一步健全完善少年法庭工作機制,堅持在法治軌道上優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2024年,全省法院依法嚴懲各類侵害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公正高效辦理涉未成年人案件,為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服務保障。
“未成年人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靠法院一己之力,難以織就嚴密無隙的防護網。”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鞏富文介紹,全省各級法院在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外,積極與檢察、公安、教育、民政、婦聯等部門協同聯動,不斷推動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司法保護“六大保護”融合發力,為三秦少年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保駕護航。
針對家庭教育缺失、監護不力,家長“不想管”“不會管”“管不了”等問題,省高院聯合省檢察院、省婦聯、省教育廳等10單位共同簽署《關于協同推進實施“四令一書”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意見》,進一步發揮人身安全保護令、家庭教育指導令、人格權禁令等在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中的作用。2024年,陜西法院共制發家庭教育指導令176份,開展家庭教育指導1572次。
此外,針對在審判中發現的未成年人保護相關問題,全省法院充分發揮司法建議的作用,及時向有關單位或組織提出改進意見,常態化開展“紅領巾法學院”模擬法庭、“法治進校園”等未成年人法治宣傳教育活動,適時發布典型案例,持續增強未成年人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今年上半年,全省法院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790場次,發布未成年人保護典型案例56起。
“未成年人審判,既是重要的司法工作,又是一項特殊的‘育人’工程。”省高院民一庭副庭長滕欣燕說,從選任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富有責任心的法官組建專業團隊,到精心打造體現司法溫度的“圓桌審判”模式,再到建立“庭前社會調查、庭審教育感化、判后回訪幫教”全流程工作機制,陜西法院將堅定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鮮明立場貫穿于工作各個環節。目前,全省34個中、基層法院獨立建制或掛牌成立少年法庭,無少年法庭的法院均設有未成年人審判合議庭或專業化團隊,全面提升未成年人綜合司法保護水平。
“在孩子們眼里,法官不僅是裁判者,更是可以信任的守護者。”西安市高陵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庭長王敏如今是一名法治副校長,她的日程表上,除了開庭排期,還有進校園講授法治課、參與校園欺凌防治預案研討等安排。
開展法治教育、推進校園治理、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保護中小學生合法權益……眼下正值開學季,全省法院1000余名像王敏一樣受聘擔任法治副校長的法官干警,正活躍在校園中,用一個個真實案例傳遞法治溫度,用一次次互動教會孩子們“規則與自由”的真諦,將法治種子播撒進更多少年的心田。
“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做到對未成年人一體保護、綜合保護、全方位保護,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鞏富文表示,陜西法院將繼續立足審判職能,強化責任擔當,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持續完善多方參與、專業守護、協同推進的未成年人保護及犯罪預防治理工作格局,進一步筑牢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法治屏障,努力為未成年人撐起“法治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