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懲戒+關愛”筑牢未成年人安全防線
“現在上課能跟上,還和同學一起參加了籃球社團。”近日,陜西省子長市公安局民警回訪延安市第九中學時,老師對張某某的轉變贊不絕口。這名曾多次因盜竊被抓的14歲少年,如今已蛻變為積極向上的好學生,其背后是一場“懲戒+關愛”雙向發力的精準矯治行動。
今年以來,延安市公安局將未成年人保護與犯罪預防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創新構建工作機制,堅持預防為先、提前干預、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原則,推動未成年人工作從被動應對向主動護航轉變,逐步構建起全鏈條防護體系,織密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安全網,為迷途少年點亮歸途的燈火。
延安市公安局系統搭建起市級統籌指導、縣級實體運作、派出所前沿觸角的三級矯治教育陣地。在市級層面,市公安局與市教育局聯合掛牌成立市級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工作站(護苗工作站),制定專項工作方案,統籌信息共享、聯合研判與資源調配三大職能。站內常駐公安、教育等專業力量,民政、司法、法院、檢察院、團委、婦聯等成員單位輪崗進駐、線上響應,形成協同合力。在縣級層面,各縣區公安機關在生源集中的中學設立護苗工作站,參照市級標準配備人員,負責重點未成年人信息采集、風險評估及家校溝通,實現上下聯動、無縫對接。全市122個派出所均設立“護苗工作室”,配備具有青少年工作經驗的專職民警,開展嚴重不良行為未成年人的早期矯治,常態化落實護學崗巡查與夜間重點場所清查,及時干預苗頭性問題,切實做到風險早發現、干預早介入、責任層層落實。
依托統一的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管理平臺,延安市公安局制定詳細工作規范,落實“一人一檔”管理,根據不良行為的次數與性質實施精準分級,匹配心理疏導、訓誡教育、社會服務等差異化矯治措施。同步出臺《矯治教育工作流程圖》,清晰界定從線索發現、風險評估到分類處置、跟蹤回訪的全流程操作規范,并配套統一法律文書模板,確保每個環節責任清晰、有據可依,有效防范幫扶缺位與處置隨意化問題。
機制之外,更有溫度。延安市公安局同步推出多方聯動、雙線排查、延伸實踐、閉環處置、協同守護、跨區協作六項核心機制,以及“警察叔叔信箱”、精準教育幫扶、AI賦能預警、法治副校長宣教、場所清查整治、網絡空間凈化六項關愛舉措,推動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齊抓共管的未成年人保護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