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陵監獄十四監區:一封封飛出監墻的思情家書

(通訊員??任建華?李??征)2018年春節將至,每逢佳節倍思親,作為身陷囹圄的囚子來說,向家中親人飛鴿傳信無疑是一種寄托相思之情的特殊方式和表達手法,一封家書抵萬金。陜西省黃陵監獄十四監區從1月29日起,在“讓親情回家”系列幫教活動中認真組織罪犯開展書寫“一封家書”活動,形成了監內與監外雙向鞭策的互動幫教態勢,進一步緩解罪犯春節期間的思親情緒,充分發揮教育改造工作的治本功能,在書寫“一封家書”活動中,監區要求每名罪犯必須向親人書寫一封家書,向家人匯報自己一季度以來的具體改造表現和取得的成績,以表達自己對家人的思念、感恩、愧疚之情。
罪犯張某在家信中說寫到:“感謝我的至親愛人—妻子,是你這些年操持著我們這個破碎的家,這些年一直照顧著自己的雙親,我一年來的改造情況較好,我保證今后再也不犯法了,力爭早日回家團圓……”。罪犯王某說“這次“一封家書”活動,為每位罪犯和家人的溝通點亮了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心里的每個角落和前行的改造道路”。

同時,監區積極鼓勵罪犯將自己很多平時當面不好意思講的話,傾注真實情感寫進家書里,告知家人目前自己的改造表現、今后打算等。監區包組警察根據罪犯現實表現,逐個審查書信內容并予加以客觀評價,再由監區統一郵寄發出。罪犯高某,因為從小受父母溺愛,逐漸養成我行我素、自以為是的惡習,根本無法聽進去父母的教誨,最終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如今,家中年邁的父母無人照看,生活艱難。“在這個世界上自己最對不起的就是父母,父母,你們辛苦了,我對不起你們,我將在監獄里服從警察的管理教育,遵守監規紀律,力爭早日獲得新生。”“尊敬的叔叔、阿姨,是我的一時魯莽、沖動,使您的兒子身受重傷,如今我也鋃鐺入獄,收到了法律的嚴懲,我知道這對你們的身心打擊和傷害一輩子都消除不了,我在獄中也洗心革面,一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如果你們不嫌棄,出獄后我盡最大努力向你們贖罪……”罪犯孫某在心中寫到。
一封封“連心”的家書,讓罪犯找到了傾訴自己內心情感的驛站,也更加激發了他們的改造熱情。“親愛的妻子,我只要提筆,心中總覺得有許多話要說。多少個不眠之夜,我不停地在思量,我一輩子最愧對的人,一個是你,一個是已處暮年的慈祥媽媽。”罪犯李某在寫給妻子的信中這樣懺悔道,“親愛的爸爸:您好!兩年的離別,思念更深,借此張白紙送去我最真誠的祝福,祝您春節愉快、健康長壽、等兒歸來……”罪犯張某在信中深深地懺悔著。
誰曾想那一張張輕得很難有存在感的紙張,因為鋪滿了密密麻麻的、可觸可摸的鄉情而讓人倍加珍惜?誰曾想過這一封封家書,即使將來頁面泛黃、字跡褪去,也足以能讓人倍加珍惜?這或許就是文字的力量,是親情的見證,是家書的彌足珍貴。每名罪犯將心中的溫暖深情,寫在一張張信箋上,從大墻里一片片飛出,在湛藍的天空中不斷地傳遞,撫慰、溫暖著一個個“殘缺”的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