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旬邑:執行攻堅戰成效顯著
“基本解決執行難”戰役打響之后,旬邑法院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圍繞“破難題、補短板、建機制、提質效”工作思路,掛圖作戰,狠抓落實,定措施、拿方案、出大招,全力推動“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使執行工作取得了新突破。2018年以來,共受理各類執行案件575件(舊存1件),執結426件,執結率73.96%,高出全省26.44%,高出全市23.54%,執結標的1897.43萬元,“四個90%”、“一個80%”目標均已達標,各項指標名列全省、全市前茅。
建機制,強化“大執行”格局。縣委、縣政府對法院工作高度重視,將執行工作納入干部任用、年度考核、評先樹模、精神文明、縣委巡查、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等全縣各鎮(社區)、部門考核體系之中,不斷完善推進與公安、交警、檢察等政法部門聯手打擊“失信被執行人”的長效機制;完善推進與紀檢、監察部門對妨礙、抗拒和不依法協助執行工作的單位、黨員干部懲處機制;建立與縣委組織部、縣紀委對“兩代表一委員”“干部任用”“村兩委會委員”等任用作為“一票否決”及紀律責任追究的重要依據,舉全縣之力破解法院執行難,全面建立了“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政協支持、政法委協調、法院主辦、部門配合、社會參與”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大格局。
重科技,強化執行信息化應用。全面加強執行指揮中心建設,不斷深化執行案件流程信息管理系統應用,以流程管理、節點控制和實時公開確保規范執行;完善推進與金融、保險、銀行、國土、發改等部門聯合查控體系,建立“一案一人一賬戶”案件信息臺賬,推動“點對點”網絡查控體系全覆蓋,切實解決查人找物的執行難問題;完善推進與電信、聯通、移動等工信部門建立電話彩鈴曝光機制;在全省法院系統率先購置實施“執行天眼”查控系統,借助現代科技手段編制天羅地網,為辦案人員查找被執行人開了“天眼”,徹底解決找人難的問題。
嚴懲處,強化執行專項活動。以深入開展“六反十打”“掃黑除惡”等專項行動為契機,以“六個一批”為抓手,集中開展“三秦颶風”“利劍行動”“春雷行動”和“假日執行”“凌晨執行”等專項執行活動,充分發揮執行工作合力,全院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切實加強立案、審理、執行等案件辦理各環節的統籌銜接,從源頭上預防和解決“執行不能”、“不能執行”等案件進入執行程序,既緩解了執行壓力,又提高了執行工作的針對性;發揮公檢法聯動及社會合力,用足用活法律手段,加大執行力度,增強執行效果,堅決讓“老賴”受到法律制裁,切實保障勝訴人的合法權益。共依法拘傳、拘留36案38人,罰款4案6人15萬元,查詢、查封、扣押260案(次),曝光失信被執行人2期60名,限制高消費3人,限制出入境2人,移送追究拒執罪案件3 案3人。
建隊伍,強化執行團隊建設。建立員額制法官執行權力清單制度,制定執行團隊工作流程、職責分工及管理辦法,按照查控速執、執行決定、執行實施等不同職能,選配4名員額法官,組建4個執行團隊,建立執行專業法官會議制度,打造扁平化管理新模式,執行工作由單兵辦案轉為團隊作戰,由分散操作轉為集約管理,進一步提升執行工作質量和效率。積極推進執行警務化改革,成立司法警察大隊執行保障中隊,按照“編隊管理、分崗定責、派駐使用”的模式,為執行工作提供強有力的警力保障。嚴格落實院、庭長帶頭辦案制度,主管執行工作的副院長、執行局長、執行庭長分別簽訂執行崗位目標責任書,明確執行指標任務,帶頭辦理敏感、疑難、復雜執行案件,通過整合執行優勢資源、優化執行權科學配置,提高執行工作綜合水平。
強宣傳,強化執行高壓態勢。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縣電視臺及法院官方“兩微”平臺作用,加大對“基本解決執行難”和抗拒執行、逃避執行、干擾執法等典型案件的曝光,營造主動履行光榮、規避拖延執行可恥的社會氛圍。同時,采取攝制大型執行法官形象代言版面圖、打造嚴厲打擊“老賴”墻、印發宣傳資料、趕集進村宣傳、依法公開宣判、張帖懸賞執行公告等形式,不斷擴大執行宣傳效果,營造良好的社會執行工作生態,為基本解決執行難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旬邑法院 ?姚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