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巷尾的這抹紅——銅川市“紅袖章”平安志愿者隊伍側記
他們是居民中的大媽大叔,是保潔員、保安、快遞小哥,他們還是企業員工、商戶店主、公司白領。他們之中有剛退休的老黨員、老干部……他們都有一個響亮的名字——“紅袖章”平安志愿者。
社會安全人人參與,安全社會人人共享。近年來,銅川市積極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群防隊伍不斷壯大,成立了488支2萬余人的“紅袖章”平安志愿者隊伍,將以往的“應景式”巡邏改變為“常態化”巡邏。“紅袖章”平安志愿者隊伍堅持開展日常治安巡查,宣傳法律法規,收集并報告治安信息,協助公安機關維護社會秩序等,日夜在轄區內開展巡防,成為社會治安、群防群治的又一屏障。
銅川市耀州區東站社區地處城鄉接合部,管轄范圍大,居民結構復雜。志愿者上崗后要迅速熟練掌握轄區網格內的人、事、物、情的各項基本情況;每日不定時兩巡多巡,對轄區內發生的突發情況及時處理和報告;對轄區內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仔細排查,做到心有所知、問有所答,把轄區內的各種安全隱患控制在萌芽狀態,這都是平安志愿者的事。
退伍老兵田軍文,是平安志愿者里的一名“新兵”。那是在大年初二的夜晚,田軍文看到社區工作者和志愿者們在路口執勤,心中觸動:“這些女同志,也沒啥防護措施,都沖在前面執勤,而我是一名退伍軍人,就更應該去站崗。”田軍文趕緊想辦法湊來一些防護用品,主動加入平安志愿者隊伍,成了路口執勤隊伍中的一員。疫情緩解后,田軍文依然留在平安志愿者隊伍里,白天上班,業余時間就戴上紅袖章,到鐵路沿線巡邏、到沮河岸邊巡邏,走遍了社區33條大小巷道。正是這份責任,這種盡職,讓平安志愿者們逐漸成了居民生活中可依賴的一員。
那是2019年8月的一天,印臺區三里洞社區“紅袖章”平安志愿者巡邏隊在榮華小區附近巡邏時,遇到沈大媽匆匆忙忙從小區出來:“本來準備到社區去找你們,沒想到在這碰見了。你們快去我家看看,你叔又開始難受了。”巡邏隊的幾位平安志愿者一路小跑趕到沈大媽家里,發現沈大爺臉色蒼白,緊閉雙眼躺在床上。知道沈大爺患有高血壓和心肺疾病后,幾位平安志愿者第一時間給老人量血壓、測心率。發現老人血壓不穩定,志愿者們隨即打開窗子通風,給老人喂藥喂水,看著老人情況緩解后,志愿者們又交代沈大媽,老人如果有什么不適,一定要及時聯系他們去醫院……
2019年12月16日,三里洞社區巡邏隊的平安志愿者們巡邏到回收公司家屬院時,和居民姜淑梅老人聊天得知,老人家的煤氣灶出現問題。平安志愿者們覺得這不是小事,到老人家里經過詳細檢查發現,原來是老人家里的煤氣軟管開裂。說起來不如干起來,平安志愿者們有的出去買管子、有的開始拆卸舊管子等著更換,還有的和老人溝通著使用煤氣灶的注意事項。
這只是銅川市25100名“紅袖章”平安志愿者守護社區一方安寧的縮影。老張把撿到的鑰匙歸還失主、老李把迷路的老人送回家了、遇到群眾有困難搭把手……正是這一支支平安志愿者隊伍,戴著“紅袖章”,用自己的雙腳,穿梭在大街小巷,巡查在居民的房前屋后,守護了轄區的平安。(李成龍通訊員張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