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汪清警方破獲涉案600余萬元電信詐騙案
2017年12月24日11時,押解著10名犯罪嫌疑人的大巴車從蒲左高速汪延段汪清收費站出口駛離,這標志著涉案金額600余萬元的“9·18”特大跨省電信詐騙案告破。
日前,經過3個多月的偵查工作,吉林省延邊州公安局和汪清縣公安局刑警大隊聯合專案組民警輾轉湖南省實施抓捕,成功打掉特大電信詐騙團伙,嫌犯頭目潘某、鄧某等10名嫌疑人落網,扣押涉案轎車四輛、銀行卡10余張、筆記本電腦2臺、查獲詐騙窩點2處。
詐騙陷阱:男子投資“實時彩”被騙15萬
汪清縣的張先生通過網絡認識了網友“曉蘭”,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張先生聽曉蘭說在網上投資“實時彩”有賺頭,張先生就動了心。他下載平臺軟件、注冊、開戶、開通網銀、轉入資金……按照網友曉蘭的提示,半個月之間,先后投入資金15萬,可幾乎是投錢就虧損、再投錢、再虧損,反復多次,張先生意識到,自己可能受騙了。
2017年9月18日,張先生到汪清縣公安局報案。因案情重大,汪清縣公安局高度重視,在延邊州公安局刑警支隊的支持和指導下,抽調精干警力成立“9·18”專案組,與各部門迅速展開聯合案偵工作。
3個多月的時間里,汪清公安專案組民警對案情進行了細致梳理、綜合研判和深入分析,很快,一個高智商犯罪團伙浮出水面。
據辦案民警介紹,張先生投入的這15萬元,表面上看是通過網上平臺交易,又通過網上直播彩票開獎結果,但實際上,這些看到的信息都是虛假的。在他把錢轉入平臺后,錢就很快被轉移走了,而播出的直播開獎結果其實都是事先選好的。
這個所謂的投資“實時彩”平臺,是犯罪嫌疑人搭建的,平臺上所有的數據和信息,都是嫌疑人進行操控,不管受害者怎樣操作,最后都會虧損。同時,平臺上還有不少實時與受害者負責通話的“業務員”,他們以提供“內幕消息”為由,引誘受害者繼續投資。
直搗賊巢:奔襲千里專案組端掉倆窩點
案件發生后,聯合專案組成員通過細致摸排、認真梳理、獲取了部分涉案嫌疑人的犯罪線索后,民警分別前往湖南省長沙市、婁底市、湘潭市三地,輾轉數千公里,進行深入縝密的偵查工作。
“我們多次行動無功而返,經常是剛有線索就撲了個空。后期我們才發現該團伙窩點經常轉移,這些嫌疑人有很強的反偵查意識,憑借當地人熟悉環境的優勢,四處流竄作案,又跨越多地,這給案件偵破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專案組民警說。
帶隊指揮專案組的汪清縣公安局副局長高峰說:“嫌疑人經常轉移窩點,而且會對窩點進行偽裝。從表面上看這些窩點或是轉移到民居內,嫌疑人以本地百姓身份偽裝;或是租用一間寫字樓扮成普通的公司,嫌疑人“打卡”上班,窩點極具迷惑性。
12月16日,時機已成熟,負責現場指揮的高峰局長在得到指揮部指示后,在當地警方密切配合下,同一時間內,對分處不同地市的兩處窩點實施抓捕。還在睡夢中的的嫌犯在被窩里被一網打盡。同時對團伙人員的涉案賬戶進行凍結。
在連續作戰3個月,專案組成功抓獲團伙頭目潘某、鄧某在內的10名嫌疑人,扣押涉案轎車四輛,涉案銀行卡10余張,涉案筆記本電腦2臺,涉案贓款360余萬元。與此同時,專案組掌握了詐騙團伙大量數據資料和銀行流水,并對漏網人員進行了網上通緝。
據悉,該團伙主要犯罪嫌疑人潘某、鄧某組織其他無業閑散人員,明確分工,相互配合,利用被害人貪圖贏利的心理,通過微信、QQ等聊天工具,采取引誘、欺騙、中獎等手段實施電信詐騙。
初步調查發現,犯罪嫌疑人潘某、鄧某從2017年3月份開始,便在一起通過上述手段對全國各地的居民實施詐騙。受害者達數百人,被騙金額約600余萬元。
追款抓逃:著手調查贓款走向挽回受害者損失
為盡可能多地幫受害人找回財產損失,將“網逃”抓拿歸案,實現案件效果最大化,延邊州公安局成立“9.18”特大電信詐騙案領導小組,刑偵、技偵、網安、警保等多部門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團結協作、合成作戰的聯動局面。
按照“9.18”特大電信詐騙案領導小組最新指示要求,專案組正積極呈請申報將這起電信詐騙案列為公安部掛牌督辦案件。
下一步,專案組將啟動銀行調查工作,最大限度查清犯罪嫌疑人分臟及贓款流轉情況;加大對此案其他涉案人員的精確落地調查工作力度,搞清全部涉案人員的真實身份,力爭早日將在逃人員抓獲;進一步加強數據分析研判,提前做好電子數據證據固定工作,逐一固定犯罪嫌疑人辦卡、網上操作、網上轉賬、取款、分贓等電信詐騙環節的電子數據證據。
12月23日5時,專案組將嫌犯悉數押上長沙到長春的火車,抵達長春后,又乘坐高鐵返回延吉,到達延吉再轉乘大巴返回汪清。此次押解任務,為保證嫌疑人安全,專案組民警全程都不敢休息。從湖南到吉林,跨越多個省份,行程2000余公里。目前10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刑拘,案件還在進一步審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