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紅飛:“法理情”相融 解開群眾心中“疙瘩”
3月18日,榆林市綏德縣滿堂川鎮人民政府綜治中心主任賀紅飛來到靈寶村入戶走訪。在田間地頭、農家小院,賀紅飛與村民嘮家常,認真傾聽他們的訴求和煩惱,及時發現問題和矛盾。
“我們正在開展全鎮矛盾糾紛大排查工作。一旦發現問題,我會第一時間介入,根據矛盾性質分類施策,抓早抓小,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賀紅飛說。
日前,賀紅飛被表彰為2024年度陜西省崗位學雷鋒標兵個人。他說,用心用情服務好每一名群眾,盡最大努力化解群眾間的矛盾,是自己從事基層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的初心。
2020年,身為村干部的賀紅飛通過考試成為鄉鎮公務員。崗位雖有變動,但他服務群眾的赤子之心一如既往。
“我是農民的兒子,一直在鄉村工作,非常熟悉基層工作。鄰里矛盾糾紛時有發生,處理好皆大歡喜,處理不好則可能釀成大禍。”賀紅飛告訴記者,每一起糾紛都牽涉到群眾的切身利益和情感,調解矛盾一定要用心用情。
攬事接事、理事定事、議事說事、訪事查事……在工作中,賀紅飛有自己的一套步驟。在矛盾糾紛調解過程中,他能夠認真傾聽各方聲音,細致入微分析問題,結合“法理情”耐心勸導當事人,公正無私地處理矛盾糾紛。
在鎮村“說事堂”、田間地頭、農家小院,甚至鄉間道路上,總能看見賀紅飛開展調解工作的身影。“處理群眾的事,首先要深入群眾。調解糾紛最重要的就是得到群眾的信任,這種信任是跑出來的、干出來的。”賀紅飛說。
“鄰居之間低頭不見抬頭見,身體不舒服時鄰居幫忙買個藥、倒一杯熱水、打個電話等,關鍵時候暖人心、救人命呢。”賀紅飛說。他成立“說事專班”,通過熟人耐心勸說、感化群眾,成功調解了不少鄰里糾紛,并進行事后回訪,確保矛盾徹底化解。
近年來,賀紅飛累計成功調解98起村民矛盾糾紛,為200余名群眾解答疑難問題,成了群眾心目中的“暖心人”與“守護者”。去年,滿堂川鎮被評為全省平安建設先進鄉鎮。
這些年,賀紅飛的手機24小時不關機,群眾隨時可以打電話尋求幫助。在一件件矛盾糾紛調解中積累的經驗,讓他總結出這份工作的“秘籍”:理解尊重群眾的情緒,維護群眾的利益,不斷溝通,直到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在工作中,賀紅飛還積極探索創新方法,牽頭建立了滿堂川鎮“網格化+信息化”社會治理模式,搭建綜治信息平臺,將全鎮劃分為多個網格,每個網格配備專職網格員,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矛盾糾紛的快速響應與及時處理。
“每次成功調解矛盾糾紛,看到群眾臉上露出笑容,我的心里都很甜,覺得一切工作都很值得。”賀紅飛說,雷鋒精神是我們每一名黨員干部的精神財富,自己將繼續扎根基層,解開群眾心中的“疙瘩”,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記者 王晨曦;通訊員 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