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峰:書寫無悔的民生答卷
張樹峰:書寫無悔的民生答卷

“既然身穿檢察制服佩戴檢徽,就要執法如山堅如磐石。”這是安康市嵐皋縣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張樹峰一直堅守的職業操守。
從檢30年來,張樹峰執著守護群眾身邊的公平正義,以“如我在訴”的情懷辦好群眾身邊的“小案”,將“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作為檢察履職辦案的基本價值追求。2018年11月,張樹峰被榮記“個人一等功”,2023年12月獲評“全國模范檢察官”,2025年4月獲評“全國先進工作者”……一項項榮譽的背后,是張樹峰對從檢初心的堅守,他用心用情在秦巴山間書寫著新時代檢察官的為民答卷。
一心為公顯擔當
“全省政法機關開展‘學英模、見行動、立新功’主題實踐活動以來,我深刻地感悟到,要學習英模的忠誠信念、擔當精神,像英模那樣始終把為人民服務記在心上,從事關群眾利益的小事做起,努力做群眾身邊的公平正義守護人。”7月2日,張樹峰接受采訪時說。

“立檢為公、執法為民”。在從事職務犯罪檢察工作的近20年間,張樹峰依法查處了100余名職務違法犯罪分子,為國家和集體挽回經濟損失5000余萬元。每一份案卷都凝結著他的心血,每一頁筆錄都見證著他對正義的堅守。
2020年,社區矯正對象朱某經營的企業出現原材料產品進出難、貨款回收難等情況,即將面臨停工。了解情況后,分管社區矯正監督工作的張樹峰提出了解決方案:簡化從事正常經營活動外出請假審批程序,通過電話匯報、微信視頻、手機定位等方式進行監管。通過“簡化審批+線上監管”模式,被監督對象既“合法”接受監督,又“合規”進行經營,實現辦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有機統一。最終,朱某的企業順利渡過了難關。該案被最高檢評為“精品案件”。
一片真情暖民心
“檢察官辦案要時刻心系群眾利益,既要關注案件本身,又要關注案件中的‘人’,不能沒有人情味。”這是張樹峰一直遵循的檢察理念。

張樹峰至今仍記得辦理的一起發生在兩兄弟之間的刑事案件。案件雖結,但當事人破碎的家庭卻讓張樹峰揪心。“我去兩兄弟家走訪,他們家庭經濟困難,年逾七旬的老母親痛不欲生,還要拉扯著年幼的孫女……”如何讓這個家里年邁的老人、年幼的孩子能夠“老有所依、幼有所養”,張樹峰向院里匯報后,啟動了司法救助程序,并協調民政部門落實低保政策。每逢“國際勞動婦女節”“國際兒童節”等節日,張樹峰就帶領干警去看望老人、幫扶孩童,而這一幫就是14年,讓這個破碎的家庭重新燃起了希望。“張檢察官不是親人,勝似親人!”老人常常對旁人說。
“我是土生土長的嵐皋人,能成為一名基層檢察官,為家鄉的老百姓辦點實事,是我最在意的。”張樹峰說。
2022年6月,嵐皋幾名青年因瑣事發生爭執,其中還有高中畢業生。在處理案件中,張樹峰創新引入“網格員民情評價”機制,深入社區走訪調查,召開公開聽證會,依法作出不起訴處理,并為高三的學生作了“放飛夢想、法治同行”普法主題宣講。
一腔熱忱助發展
擔任嵐皋縣檢察院副檢察長后,張樹峰堅決落實上級要求,堅持把檢察工作放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去謀劃和推進。

隨著銀百高速、西渝高鐵開工建設,嵐皋縣迎來發展新機遇。為了確保重點項目施工建設安全,張樹峰組織檢察干警對破壞營商環境類案件進行了梳理分析,向公安機關、市場監管部門發出檢察建議,督促開展聯合整治,有力打擊違法犯罪,優化營商環境。
從青蔥歲月到兩鬢微霜,張樹峰將最美好的年華都奉獻給了檢察事業。他以剛毅之軀扛起守護公平正義的責任,憑著熱忱之心溫暖萬千群眾。“新時代賦予了檢察工作新的使命和任務,我將永葆初心,勇擔使命,在‘學英模、見行動、立新功’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張樹峰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