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破難題 乘勢謀新篇——陜西省司法廳黨組書記、廳長 楊政國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了新的戰略部署,強調“法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對“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出了新的要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陜西全省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必須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錨定“七個聚焦”,以看得見的“小舉措”“小抓手”,把黨中央“大戰略”“大部署”細化為建設更高水平法治陜西的具體實踐。
深化全面依法治省,打造法治陜西品牌。這兩年,我們推動出臺《關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省加快建設更高水平法治陜西的實施方案》《關于進一步加強市縣法治建設的若干措施》《陜西省全面深化法治領域改革實施意見》,建立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述職制度,探索形成黨委(黨組)書記點評法治工作機制,出臺領導干部任前法律考試規定,建立法治督察與紀檢監察協作配合機制,形成了全面依法治省生動局面。下一步,我們將以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要求為指引,以解決法治領域突出問題作為主攻方向,持續完善全面依法治省頂層設計,進一步強化習近平法治思想理論武裝,提升“關鍵少數”法治意識,健全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清單,出臺述法點評工作實施辦法,規范領導干部旁聽庭審工作,改進法治督察機制,建立健全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參與重大決策的制度機制,推動法治陜西向縱深發展。
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這兩年,我們以實施法治政府建設“六大工程”為抓手,推動出臺《陜西省行政執法監督條例》《陜西省關于進一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若干措施》《陜西省行政執法證件“紅黃綠”管理規定》,建立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考核通報機制,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下一步,我們將以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深入推進依法行政”的要求為指引,健全加強政府立法審查的制度,完善政府重大決策、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機制,改進被訴行政機關主要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強化巡視巡察發現法治政府建設問題整治整改力度,進一步擦亮法治政府建設底色和成色。強化對行政執法的全方位、全流程監督,健全完善省市縣鄉四級全覆蓋行政執法監督工作體系,抓緊設立“行政執法監督局”,建立行政執法監督員制度,健全鄉鎮綜合行政執法監督機制,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完善行政裁量權基準和行政執法事項清單制度,進一步規范和監督罰款設定與實施。健全行政復議監督糾錯機制,將行政復議首選率、調解率和行政復議保障等納入法治督察和法治考核范圍。
完善刑罰執行機制,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這兩年,我們堅持把監獄改造、社區矯正、安置幫教作為整體來抓,研究制定《關于嚴格規范刑罰執行工作的指導意見》,建立刑罰執行與法律監督工作聯席會議機制,開展普法助力罪犯改造工作。制定社區矯正教育幫扶辦法和制度規范流程,完成全省社區矯正機構設置。推進統一戒毒模式達標升級并取得實效,建立戒毒人員后續照管機制。出臺《陜西省人民陪審員選任工作實施意見》《陜西省人民監督員經費使用管理辦法》,建立人民陪審員和人民調解員“雙向優選”機制,充分保障群眾對司法活動的參與權和監督權。下一步,我們將以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健全公正執法司法體制機制”的要求為指引,進一步健全刑罰執行監督制約機制,持續規范“減假暫”案件辦理程序,出臺普法教育助力罪犯改造工作方案,深化和規范獄務公開,落實和完善執法責任制,全面提升監管改造質效。推動司法行政戒毒工作轉型升級,加強社區矯正規范化建設,推進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加快推進“智慧監獄”“智慧戒毒”工作,通過科技賦能筑牢安全發展“防火墻”。
夯實法治社會基礎,服務保障經濟發展。這兩年,我們堅持以市場主體法治需求為導向,加快整合律師、公證、仲裁、調解等法律服務資源,制定了《陜西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出臺了《陜西省律師條例》,放寬律師資源匱乏地區律所設立條件,建立“萬所聯萬會”“百所進百企”工作機制,推進民營企業“法治體檢”,組織律師結對服務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重點建設項目。成立了省調解協會,制定了《商事調解試點工作實施方案》《關于推進商事調解試點工作的意見》,指導設立陜西正和商事調解中心等5個商事調解組織,在人民法院與商事調解組織之間建立訴調對接機制。健全普法責任制,組織開發法治微電影、“天天學法”短視頻等“指尖學法”新模式,舉辦高校法治文化節和“十大法治事件”“十大法治人物”宣傳選樹活動,營造了崇尚法治、厲行法治的濃厚氛圍。下一步,我們將以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完善推進法治社會建設機制”的要求為指引,健全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深化律師、公證、司法鑒定改革,擴大國有企業公司律師覆蓋范圍,探索推進民營企業公司律師試點工作,完善律師結對服務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重點項目工作機制,努力創造優質高效便捷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產品。健全黨政機關以普法工作責任清單、普法重要工作提示單、普法重點任務督辦單和履行普法責任報告書、評議書為主要內容的“三單兩書”制度,搭建法治融媒體宣傳矩陣,總結推廣“法律明白人”培養示范點經驗,結合陜西實際打造紅色法治文化精品。充分發揮省調解協會示范引領作用,加快市縣調解協會建設,以試點探索推動商事調解規范運行,優化各類調解銜接聯動機制,鞏固拓展“大調解”工作格局。完善司法所管理體制,充分發揮司法所在基層依法治理中的作用。
加快涉外法治布局,打造內陸法務高地。這兩年,我們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為統領,全力推進西安“一帶一路”國際商事法律服務示范區建設,出臺了《關于加強陜西省國家級涉外法治研究培育基地建設的實施方案》,推動設立了中國—中亞法律查明與研究中心,制定涉外法律服務業務指引,推進西安仲裁委改革,全省43家律所、211名律師加入“一帶一路”律師聯盟,236名律師進入“陜西涉外律師領軍人才庫”,30人入選“全國千名涉外律師人才庫”,初步形成了以仲裁、調解、公證、人才培養、外國法查明研究為核心的國際商事法律服務體系。下一步,我們將以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加強涉外法治建設”的要求為指引,積極構建全方位、全鏈條、專業化國際商事法律服務生態圈,出臺西安“一帶一路”國際商事法律服務示范區建設總體規劃,推動示范區建設地方立法,建立健全涉外法治工作機構,培育國際一流仲裁機構和律師事務所,探索涉外法治人才“訂單式”培養新模式,健全陜西公民、法人海外權益保障機制,全力服務保障陜西企業、陜西公民“走出去”,以高水平法治助力陜西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