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準確查明依法適用域外法解決當事人爭議 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合法權益
涉外民商事審判是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我國司法的國際影響力和法治化營商環境。
在涉外民商事審判中,依據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以下簡稱法律適用法)等法律規定,通過查明并準確適用域外法解決當事人爭議,對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合法權益、展現國家司法形象、促進國際民商事交往有重要意義?!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以下簡稱《解釋(二)》)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督忉?#xff08;二)》為域外法查明實踐提供了規范依據。
近日,最高法發布首批查明和適用域外法典型案例,涉及公司出資、買賣合同、擔保合同等常見涉外民商事案件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法律……這些典型案例,展現出人民法院在涉外民商事審判工作中的哪些理念?在哪些方面起到示范作用?《法治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涉外法治領域專家。
明確查明責任主體
根據法律適用法及《解釋(二)》的規定,在當事人沒有選擇適用域外法的情況下,人民法院是查明域外法的責任主體。人民法院應當本著積極主動的態度,努力查明域外法律。
最高法發布的“生某醫療科技(香港)有限公司與維某醫療有限公司合同糾紛案”,正是這樣一起典型案例。
香港生某公司與英國維某公司簽訂《分銷協議》約定,生某公司以維某公司名義就某產品向我國有關部門申請醫療器械注冊證,生某公司獲得在中國范圍內銷售該產品的授權;如當年度未購買最低價值50萬美元的產品,則維某公司有權終止協議;合同爭議適用英格蘭和威爾士法律。
后維某公司以生某公司在2020年度購買產品的價值不足50萬美元、違反《分銷協議》約定為由,宣布終止《分銷協議》。生某公司認為其在2020年度所購買產品的價值超過了《分銷協議》約定的最低價值,且在第一年度屆滿后的兩個月內維某公司繼續通過電子郵件和微信與生某公司交易,應視為維某公司已放棄終止協議的權利,維某公司單方終止分銷協議給生某公司造成巨額損失,故訴請維某公司賠償因拒絕履行《分銷協議》而造成的損失以及如繼續履行可得的預期利潤。
本案中,雙方當事人分別委托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英國某大律師出具英格蘭和威爾士法律的查明報告。辦理該案的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結合本案案情,對兩份查明報告的證明力進行了分析和比較,采信了維某公司提供的英國法律查明報告。
“面對兩份意見相左的專家意見,法院在作出判決時必須有所取舍,而此取舍則反映了我國的法律規定、法院和法官對法律的理解和解釋乃至價值取向。”最高法國際商事專家委員、浙江大學國際戰略與法律研究院院長王貴國說。
廣州中院對默示條款法律適用問題,進行了如下分析:
根據維某公司提供的查明報告所載明的判例規則,當合同明示條款與默示條款不一致時,則不存在法院適用默示條款填補合同漏洞的空間。在《分銷協議》已對“最低價值”的含義作出明確約定的情況下,生某公司主張可適用英國合同法上的默示條款并基于商業目的將生某公司購買的附件6以外的其他產品價值計入“最低價值”,缺乏法律依據。生某公司在2020年度所購附件6中的產品未達到50萬美元的標準,維某公司依約享有終止合同的權利。
根據英國法院相關判例規則,守約方默示放棄合同終止權利應有明確行為及充分證據予以證明,本案沒有證據證明維某公司已放棄終止合同的權利。
據此,廣州中院判決駁回生某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一審判決后,雙方當事人均服判息訴。
“就合同解釋而言,誠實信用意味著當事人簽訂了合同就必須履行,有明示的條款就不能以默示條款或其他理由拒絕履行明示條款。”在王貴國看來,誠實信用是人們交往交易的基本原則,而該案的判決體現了有約必守的原則。
提高法律查明效率
域外法查明周期長是制約涉外民商事審判質效的難題之一。尤其是遇到國際運輸法體系這樣的“法律迷宮”,查明工作就更為困難。如何提高查明域外法律的效率?最高法發布的“江蘇某玻璃公司與青島某物流公司多式聯運合同糾紛案”提供了良好示范。
2020年初,原告江蘇某玻璃公司與被告青島某物流公司訂立《國際貨物運輸代理協議》(以下簡稱協議)。
原被告在協議中約定,在青島某物流公司簽發提單等運輸單證的情況下,青島某物流公司應承擔承運人的責任。簽訂協議后,江蘇某玻璃公司通過其代理公司向墨西哥公司出口鋼化玻璃和塑料飾條,約定總價為140545.88美元。其后,江蘇某玻璃公司通過其代理公司向青島某物流公司發出《委托書》,委托青島某物流公司運輸案涉貨物至墨西哥。
青島某物流公司向某海運公司訂艙托運,并委托報關公司辦理了貨物出口通關手續。青島某物流公司于2020年4月簽發多式聯運提單,裝貨港為連云港,卸貨港及交貨地為墨西哥阿波達卡,運輸方式為CY-DOOR(場到門),并向江蘇某玻璃公司收取海運費15400美元。
2020年5月,案涉貨物經過海運到達墨西哥,后續在墨西哥鐵路運輸時,火車脫軌導致5個集裝箱內的貨物全部損壞。江蘇某玻璃公司提起訴訟,要求青島某物流公司全額承擔貨損賠償責任并賠償海運費。
南京海事法院審理認為,本案雙方當事人在協議中明確約定適用中國法律,本案適用中國法律審理。但因案涉貨損發生在墨西哥的鐵路運輸區段,依照我國海商法第105條規定,應當適用墨西哥有關法律規定確定多式聯運經營人的賠償責任及責任限額。
對于本案所涉墨西哥法律,南京海事法院委托某域外法查明研究中心予以查明。為提高查明域外法律的效率,南京海事法院召集各方當事人共同確定查明域外法律的范圍,向當事人征求、匯總了所需查明的多個域外法律問題。海事法院通過專業查明機構查明域外法律,雙方當事人對于查明內容均不持異議。
南京海事法院根據某域外法查明研究中心的查明結果作出一審判決后,雙方當事人均服判息訴。
“國際運輸法體系被一些學者稱為‘法律迷宮’,即使訓練有素的律師也難免迷失方向?!贝筮B海事大學法學院院長朱作賢說,本案是海事法院在實踐中探索的多式聯運外國法查明的一個成功范例,對于有效解決國際多式聯運法律適用難題、減少多式聯運貿易摩擦具有重要價值。
拓展多元查明途徑
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辦理的“中國某銀行浙江省分行與杭州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某(香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何某濤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是一起兼具涉外、涉港因素的合同糾紛,涉及多重法律關系。
根據合同約定,對于借款及保證法律關系應當適用中國內地法律;對于質押法律關系,因分別約定了不同準據法,對《股權質押合同》項下權利義務的審查應當適用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律,對《質押協議》項下權利義務的審查應當適用美國紐約州的法律。
拓展豐富多元的查明途徑是解決域外法查明難的關鍵環節。一般而言,作為手段的查明途徑應當是開放的,原則上只要有利于域外法律查明的合理途徑均可加以利用,以保障準確適用域外法解決當事人爭議。
對于涉及多重法律關系的糾紛案件,杭州中院依當事人中國某銀行浙江省分行的申請,委托某外國法查明研究中心對當事人選擇適用的域外法律進行查明。法院準確識別當事人爭議的各法律關系,針對不同法律關系分別確定應當適用的準據法,并在裁判文書中分別予以闡述。
“我國法律及司法解釋不但規定了豐富的查明途徑類型,而且對其他適當途徑保持開放,還特別強調通過多種途徑進行補充查明、綜合查明?!弊罡叻▏H商事專家委員張勇健說,人民法院依當事人申請,就所涉多法域法律問題委托某域外法查明研究中心進行一攬子查明,一次性解決查明問題,提高了查明效率。(記者 張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