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匠心”堅守“初心”
2018年,央視播出了一部大型紀錄片《大國工匠》,想必好多朋友也都看過,講述了24位在不同崗位上的普通技術工人,憑借刻苦鉆研、辛勤付出、精益求精、專注執著,把工匠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從而攻克了一個又一個世界性難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嘆為觀止的奇跡。他們用行動詮釋了平凡的崗位同樣可以做出不平凡的業績的真理,讓人倍感震撼、深受觸動。
什么是工匠精神?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弘揚工匠精神,為工匠精神賦予了新時代內涵,落在個人層面,其實就是一種信仰、一種追求、一分熱愛、一分力量,更是一種對職業敬畏、對工作執著、對工作負責、力求極致的態度。
我們常說態度決定高度,對待工作的態度,決定了事業的高度。是馬馬虎虎、應付了事?還是履職擔當、盡心盡責?是甘于平庸、不屑無為?還是奮勇當先、勇立潮頭?所有這些問題,用初心來回答更為貼切!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講話中告誡全黨:“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我們參加工作為什么?立足崗位應該做什么?做好工作為了誰?初心和使命使然,那就是干好本份、體現價值,靠傳承和鉆研,靠專注與磨礪,盡情享受把每一件事做到極致的成就感,。
結合我們所從事的檢察工作,用匠心堅守初心,就是要精其術,力求做得更好,成為本行業的行家里手;要竭其力,對待事業要有愚公移山的意志,有老黃牛吃苦耐勞的精神;要樂其業,對工作有熱情、激情,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歸納起來就是六個字“精業、敬業、樂業”?。
精業。就是要有股鉆勁和韌勁,有過硬的本領,能辦案、會辦案、辦好案;有鐵一樣的責任擔當,不怕事、能扛事,事不成、不罷休,敢啃硬骨頭、善辦疑難案,精鉆細研、精雕細刻,在履職盡責中守護公平,在攻堅克難中追求卓越,在創新創造中引領潮流,在一點一滴的奮斗中彰顯檢察本色。
敬業。就是要對檢察事業常懷敬畏之心,干一行、愛一行,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一點不旁騖、一點也不懈怠,專注執著、始終如一。要樹立“工作就是一場修行”的理念,眼中有標桿、心中有榜樣,能吃苦、肯受累,高標準、明規范,愛崗敬業、樂于奉獻,埋頭苦干、實干巧干,善作善成、善始善終,在日復一日的堅守中實現人生價值。
樂業。就是要凝聚對檢察事業的無限熱愛,時刻保持對檢察職業的榮譽感,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堅持再堅持、努力再努力,錘煉意志、修磨心性,以院為家、以院為榮,在對檢察事業孜孜不倦的追求中享受工作帶來的愉悅和樂趣。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論是在多么平凡的崗位上,只要你時刻保持一顆?“匠心”,都可以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一個人的能力無大小之分,只要用心、用情、用力,踏踏實實的工作,每天進步一點點,就一定會通過努力獲得的成長而厚積薄發,最終到達人生的巔峰。
以匠心,致初心。讓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應勢而為、順勢而為,繼續在檢察主責主業里精耕細作,沉淀屬于自己的人生價值,努力奔跑在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
(作者?王文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