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檢察:為共建“一帶一路”構筑堅實法治護盾
“起吊!”9月21日,西安國際港的作業現場一派繁忙景象,伴隨著指令聲,一個個集裝箱被穩穩吊起,即將搭乘中歐班列(西安)奔赴中亞。如今,中歐班列(西安)已成為連接陜西與世界的重要經濟橋梁,憑借龐大的海外市場輻射力與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務,吸引超1.7萬家企業借其“出海”拓展業務,3800余家國際物流和貿易企業選擇落地西安。截至目前,中歐班列(西安)平均每80分鐘就有一趟進出港,累計開行量突破3萬列,占全國總量的四分之一以上,開行量、貨運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標已連續7年穩居全國前列。
活躍的涉外經濟往來,為陜西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帶來全新氣象,也給陜西省檢察機關提出了一道關鍵命題:在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的進程中,檢察機關應如何主動作為、精準發力?
近日,記者走進陜西省檢察機關,探尋以高質效涉外檢察工作推動內陸改革開放高地建設的實踐故事。
構建涉外檢察專業化體系
“您好,這里是‘一帶一路’檢察服務中心,有什么可以幫您?”省檢察院在“一帶一路”檢察服務中心與秦創原知識產權檢察保護中心專門設立企業咨詢窗口、開通服務專線提供檢察服務。9月24日,陜西省檢察院涉外檢察部門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針對涉外企業普遍面臨的求助渠道不暢問題,12309檢察服務熱線實現全省“一號通辦”,提供全天候人工服務,為企業咨詢涉外經營相關法律、政策、流程,以及案件辦理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渠道。
2025年伊始,陜西省檢察院印發《全省涉外檢察工作要點》,明確27項具體措施,覆蓋涉外案件辦理、法律服務供給、工作機制建設等關鍵領域,為全省涉外檢察工作繪制了清晰的“任務清單”與“行動指南”。5月22日,全省涉外檢察工作會議首次召開,進一步推動涉外檢察工作從“全面推進”向“落細落實、鞏固提升”邁進。與此同時,《關于加強服務保障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意見》等配套文件同步出臺,既為自貿區創新發展劃定法治邊界,也為其制度完善提供堅實支撐。
為打通服務企業的“最后一公里”,陜西檢察機關在重點涉外企業設立檢察聯系點,依托12309檢察服務熱線推出“訂單式”法律服務——根據企業實際需求精準匹配服務內容,將司法關懷直接送達企業需求端,切實解決企業在涉外經營中遇到的法律難題。
事實上,在涉外檢察體系化建設方面,陜西檢察機關早有布局。2021年,陜西在全國省級檢察院中率先設立涉外、涉港澳臺檢察業務部,并推動各市級檢察院明確涉外檢察業務歸口部門,實現涉外檢察工作從“分散處理”到“專人專責”的轉變,為專業化發展筑牢機構與職能根基。目前,全省已分兩批選拔31名具備豐富涉外辦案經驗、外語水平過硬的檢察人員,組建涉外、涉港澳臺檢察業務人才庫;同時,通過舉辦專題研修班、業務培訓班,組織跨境培訓交流等方式,持續提升人才隊伍專業素養,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更加堅實的法治保障。
扛起涉外案件辦理重任
在涉外案件辦理中,陜西檢察機關堅持依法高質效辦案,以實際行動詮釋司法的公正與權威。
2021年4月起,竇某某掌控的某甲公司,在明知“阿娟”(外籍)、廖某某所售珊瑚系走私入境,且含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石珊瑚的情況下,仍先后5次購買。其中,前4批到貨珊瑚含6337株石珊瑚,交易價格15萬余元;第5批1261株石珊瑚在運輸途中被查獲,訂貨價格2.439萬元。同年11月,竇某某歸案后如實供述犯罪事實。
在案件辦理過程中,因石珊瑚未列入相關名錄,且部分已售出、品類混同,犯罪數額認定成為難題。陜西檢察機關主動介入,引導偵查機關細致梳理書證材料,組織當事人指認珊瑚照片以明確品類,再經專業機構鑒定確認石珊瑚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最終依據實際成交價精準鎖定犯罪數額。審查起訴階段,檢察機關堅持“四大檢察”融合履職,發現案件涉及生態環境損害,創新推出“刑事罰金與公益賠償一體協商”機制,推動竇某某及某甲公司自愿承擔17.6萬余元公益損害賠償金。法院最終全部采納檢察機關量刑建議,實現了法律效果與生態保護效果的統一。
為進一步規范辦案流程、強化機制保障,2025年年初,陜西檢察機關制定涉外刑事案件辦理規程,針對一般性涉外刑事案件、國際刑事司法協助、引渡及領事事項辦理等不同情形,明確關鍵流程與操作標準;出臺《辦理涉外刑事案件領事探視事項工作規程》,聚焦外國人犯罪案件中的領事探視環節,細化從申請到實施的全流程操作規范,確保中外訴訟當事人合法權益得到平等保護。
與此同時,為護航中歐班列(西安)安全穩定運行,陜西省檢察院直屬分院組織開展“鐵路安全環境治理服務保障共建‘一帶一路’”專項監督活動。針對鐵路沿線私搭亂建彩鋼瓦房、違規傾倒垃圾等14類問題,共辦理鐵路安全領域公益訴訟案件31件,制發檢察建議18件,督促相關部門消除安全隱患36處,以高質量檢察履職為共建“一帶一路”保駕護航。
打造法治營商新生態
“基地建成以來,已接待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外貿企業代表、中外學者等140余批次2900余人次,開展參觀學習、實地調研、座談交流活動。”陜西省檢察院辦公室負責人介紹,自2023年5月最高檢“一帶一路”檢察研究基地落戶西安后,陜西檢察機關積極聯動兄弟省市檢察機關及多所法學院校,合力推進“一基地兩中心”(“一帶一路”檢察研究基地、“一帶一路”法治服務中心、涉外檢察實務研究中心)建設,致力于將其打造為集理論研究、實務交流、法律服務于一體的涉外檢察工作核心平臺。
截至目前,“一帶一路”檢察服務中心已舉辦2次“新時代檢察工作深度融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研討會,5次組織召開雙月涉外檢察實務沙龍,聚焦國際貿易合作中的法律風險防范、涉外知識產權保護、跨境生態環境治理等實務熱點問題,深入開展涉外檢察基礎理論與前沿問題研究。一系列學術交流與實務研討活動,讓“一基地兩中心”始終保持活力,也推動了跨區域檢察合作與工作機制的不斷完善。
為更好服務陜西對內對外開放大局,陜西檢察機關依托“一基地兩中心”推出域外法查明服務,為企業在國際經貿活動中應對法律沖突、規避法律風險提供專業支持;同時,持續深化“訂單式”法律服務,通過12309檢察服務熱線精準對接企業需求,讓檢察服務更貼實際、更接地氣。此外,檢察機關還主動深入企業一線開展調研問需,在西安自貿港建設運營有限公司等重點涉外企業設立檢察聯絡點,根據企業行業特性與經營需求“量身定制”法律支持方案,為自貿試驗區建設行穩致遠貢獻檢察力量。
在深化國際司法交流合作方面,陜西檢察機關同樣成果豐碩。“2023年11月,我們圓滿承辦第21次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檢察長會議,相關工作受到最高檢表揚。”陜西省檢察院辦公室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陜西檢察機關先后邀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中亞國家專家學者開展專題交流研討,與塔吉克斯坦檢察代表團共同召開中塔檢察制度研討交流會,高質量完成越南檢察代表團、利比里亞執法能力研修班來陜研修的保障任務;同時,派員赴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南非等地開展司法調研,組織檢察業務骨干出訪德國、法國等國家學習先進經驗,不斷拓展陜西檢察的“國際朋友圈”,為共建“一帶一路”營造良好法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