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權力“瘦身”為企業發展“解縛”
“縣政府重大決策律師審核把關,政府常務會議會前學法已成常態。”2024年12月2日下午,陜西寶雞麟游縣政府大樓內,縣政府工作人員李鑫如數家珍般向《法治日報》記者介紹法治政府建設工作亮點。
近年來,寶雞市麟游縣政府將治麟興麟各項事業納入法治化軌道,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政府權力“瘦身”,助力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麟游縣先后被陜西省委依法治省辦評為全省法治政府建設優化營商環境示范項目、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縣;麟游縣酒房鎮花花廟村被民政部、司法部評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
記者走進麟游縣政務服務大廳看到,工作人員正在熱情地迎接前來辦事的企業和群眾,細微體貼的愛心幫辦和熱情周到的解釋,令群眾贊不絕口。
“申請登記一家公司需要多長時間?”“1個工作日全部搞定。”聽到這個速度,陜西寶麟晟礦山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湯小民坐在縣行政審批政務大廳,連連贊嘆。
“‘交一摞證明’變成‘填一份承諾’,從企業名稱核準到領取營業執照,從刻制公章到申領發票,只經一個窗口,只需跑一趟。”在湯小民看來,如此流暢的辦事體驗,得益于麟游縣全面提升法治政府建設水平、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有政府的支持、法治的護航,我們發展的底氣怎能不足?”
據了解,麟游縣持續開展“減證便民”行動,組織清理各類“證明事項”69項,為企業發展“松綁解縛”。
法治化營商“軟環境”產生的強“磁力”吸引更多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奔向麟游,積蓄起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這下可以體體面面回家嘍!”在麟游縣市民中心一樓大廳,拿著在縣調委會幫助下順利到手的1.2萬元血汗錢,來麟游打工的“川妹子”劉寧笑得合不攏嘴。
“討薪,討回的不只是錢款,還有人心。”調解員孫新科說,只有讓寫在調解書里的公平正義切切實實轉化成群眾可感可觸的實惠,為民服務才不是一句空談。
麟游縣持續推出一系列看得見、摸得著、“干貨十足”的法治惠民新舉措,讓法律服務“觸手可及”,不斷暢通司法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司法救助、法律援助等民生工程,維護婦女、農民工等特殊群體的合法權益,讓法治的溫度直達社會神經末梢。
如何將法治觀念播撒到群眾心田?麟游縣也有自己的堅持與“巧思”——說快板、演小品、唱秦腔,進工廠、進學校、進社區,從娃娃抓起、讓領導干部帶頭、以“考”促“學”,不斷增強法治的影響力、滲透力和感染力。截至2024年底,麟游縣共舉辦法治報告會80余場次,受眾近2.3萬人次;“民法典宣傳月”開展活動90余場,發放資料1.2萬余份。
一場場法潤麟游的“春雨”,正“呵護”著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推動生活方式持續變革,讓麟游百姓生活得更有品質、更有尊嚴、更加幸福。(記者 孫立昊洋 馬金順;通訊員 楊東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