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警務”護航產業富民路
盛夏時節,在黃河西岸的韓城,一串串飽滿鮮紅的花椒如瑪瑙般壓彎了枝頭,“花椒之鄉”一派豐收美景。
韓城市建有大紅袍花椒優質生產基地55萬畝4000萬株,年產量2700萬公斤,產值達25億元,在芝陽鎮建成集種植、加工、交易、研發于一體的花椒產業示范園區。韓城市公安局芝陽派出所持續深耕“派出所主防”,創新打造“花椒警務”,主動擔起“花椒衛士”職責,用“警網融合”守護椒農安心,用“流動警務”保障椒客權益,用“駐企警務”服務椒企發展,將警務工作嵌入花椒種植、采摘、銷售全鏈條。
“警網融合”筑牢產業防線
“以前摘花椒時擔心家里被盜,現在民警和網格員天天巡邏,我們摘花椒也踏實多了!”7月30日,芝陽鎮清水村椒農劉向峰說。
針對花椒產區多在山區、村落分散的特點,芝陽派出所將轄區劃分為25個警務網格,整合社區民輔警、村組干部、網格員、治安志愿者等力量,組建了31支共276人的“花椒巡邏隊”,在花椒采摘季開展全天候巡邏防控。
與此同時,民警與網格員聯手建立“信息互通、隱患共排、糾紛聯調”機制,還建立了106個網格微信群,定期推送法律小視頻、平安音頻、電信網絡詐騙常見手段等內容,有效打通了基層治理“神經末梢”。此外,通過落實“網格員走訪發現、反饋社區民警核查”與“派出所警務工作發現、通報網格員核實”的雙閉環流轉模式,網格員走村入戶收集涉椒矛盾線索后,民警會第一時間介入處置。
今年以來,芝陽派出所已排查化解涉椒糾紛、地界爭議等矛盾40余起,為椒農挽回經濟損失20余萬元,花椒被盜警情同比下降32.6%。從山間地頭到交易市場,從矛盾化解到安全守護,芝陽派出所“花椒警務”將“警網融合”的觸角延伸至花椒產業的每一個角落,盡顯基層治理活力。
“流動警務”延伸服務觸角
“老張,你的出工記錄顯示采摘了21天!”
“李老板,按約定每斤1.5元,尾款今天得結清!”
在芝陽鎮的花椒園里,10余名頭戴草帽的椒客圍在民警身旁——一場因工時計算引發薪資糾紛的調解正在地頭上進行。民警從背包里拿出調解記錄本翻開,幫雙方厘清事實。不到半小時,雙方握手言和。這樣的場景,已成為花椒采摘季的常態。
民警背包里裝著調解協議書、案例手冊等資料,在椒園現場搭建“流動調解室”,將調解室“搬”到田間,截至目前,采摘季化解薪資糾紛19起,最快10分鐘完成取證調解。
在趙峰萬畝花椒示范基地,社區民輔警深入椒園地頭,開展防電信網絡詐騙、道路交通安全、矛盾糾紛調處等法律知識宣傳,通過以案說法、以案論事的方式,為椒客講解維權知識,引導其依法維護自身權益。
椒香彌漫的田野邊,穿梭于椒田的“警察藍”以“腳底沾泥”的堅守,將“矛盾化解在曬場,薪資兌現在田間”。
“駐企警務”維護市場秩序
“足不出戶在‘渭南智安’APP上就辦好了業務,太方便了!”陜西為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業務負責人在社區民警牛子龍的指導下,通過手機端為員工快速辦理了居住登記,真切感受到了智慧警務帶來的高效便捷。
針對企業發展中的痛點難點,芝陽派出所主動將服務陣地前移,在全市企業、工業園區創新設立“駐企警務室”。民警化身“安全顧問”和“服務專員”常駐企業,提供定制化安防指導、法律咨詢、應急演練、矛盾糾紛就地調解、員工背景核查等“一站式”服務,變“被動響應”為“主動護航”。
韓城市金太陽花椒油脂藥料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表示:“駐企警官幫我們快速解決了多起勞資糾紛和外部干擾問題,安全有了主心骨,我們更能專注發展了!”“駐企警務”壓縮了涉企警情處置時間,有效凈化了營商環境,成為吸引投資的“安全名片”。
從“渭南智安”APP打破時空限制的便捷服務到“駐企警務”護航經濟前哨的精準滴灌,芝陽派出所以科技之“智”與為民之“誠”,點(智安平臺)、線(駐企警務)、面(特色陣地)協同發力,構建起立體化、智慧化的現代警務新格局,讓平安建設成果更廣泛惠及轄區企業與群眾。韓城市公安局治安大隊負責人孫海宇表示:“群眾的致富路延伸到哪里,我們的警務服務就跟進到哪里,用‘公安藍’守護‘花椒紅’,是我們不變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