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邊創新“共建共治共享”生態保護機制
深化生態警務 讓林間生靈安全自由
我在田間發現一只受傷的野生小鳥……”近日,陜西省靖邊縣公安局沙石峁森林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后,民警立即聯合林業部門展開救援,成功救助一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隼。這場高效有序的救助行動,生動展現了靖邊縣公安局創新構建的“共建共治共享”生態保護機制成效。今年以來,靖邊縣公安局通過聯防聯控、全面巡防、精準宣傳等舉措,為當地野生動物保護構筑起一道嚴密牢固的防護網。
“林長+警長”聯防聯控
地處黃土高原與毛烏素沙地過渡帶的靖邊縣,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了眾多生物。這里連綿的山林、珍貴的濕地,成為鳥類等眾多野生動物的重要棲息地和中轉驛站。
日前,靖邊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民警帶領網格員與護林員,穿梭在崇山峻嶺與茂密林區之間?!霸缟?點開始巡護,現已巡查2座山、2個林區,暫未發現破壞行為?!比諒鸵蝗盏陌仙媾c堅守,讓這抹“藏藍”成為守護林間生靈的堅實屏障。靖邊縣公安局創新構建“林長+警長”聯防聯控體系,通過定期召開聯席會議打破信息壁壘,實現風險隱患共商、資源共享。同時,他們聯合林業部門、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建立24小時應急響應機制,組建專業救援團隊,針對不同物種制定個性化救治方案。
守護力量更向基層延伸。靖邊縣公安局打造“森林民警+派出所民警+N”的全覆蓋治理模式,廣泛吸納網格員、村干部、護林員及志愿者組建野生動物服務隊。這支隊伍充分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成為民警的得力助手,活躍在生態巡查、安全勸導、入戶宣傳、線索排查與糾紛調解一線,將聯防、巡防、宣防三道生態保護防線深植基層,織就區域聯防聯控的嚴密網絡。
“拉網式+地毯式”消除隱患
“老叔,您家菜地這張網必須拆除,這是違法行為!”近日,靖邊縣公安局馮家峁森林派出所民警一邊快速拆除捕鳥網,一邊向農戶耐心講解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連日來,馮家峁森林派出所民警深入林區、山邊、田間、河畔等鳥類活動頻繁區域,開展“拉網式、地毯式”排查。對易藏匿獵夾、獵套的重點區域實施精準清理,他們堅持“走一片、清一片、凈一片”的原則,為鳥類營造安全自由的生存環境。
同時,靖邊縣公安局聯合林業、市場監管等部門重拳出擊,對縣域內的花鳥市場、農貿市場、餐飲場所等重點區域開展高頻次、全覆蓋檢查,嚴厲打擊非法獵捕、收購、運輸、出售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違法行為,堅決斬斷黑色利益鏈條。今年以來,靖邊公安已累計巡查重點林區、濕地保護區及森林公園50余處,清查農貿市場、餐飲場所200余家,從源頭上筑牢野生動物保護的“防火墻”,形成有力震懾。
“身邊事+身邊人”精準宣防
“當前正值亂捕濫獵鳥類高發期,請加強宣傳教育,提升群眾愛鳥護鳥意識……”近日,一條預警信息在靖邊“生態警務”微信工作群中快速傳遞。靖邊縣公安局將生態警務觸角延伸至每個村組社區,建立覆蓋生態警長、護林員、村組干部的即時通信網絡,確保預警防范精準高效。
靖邊縣公安局專門組建普法宣傳小分隊,定期深入鄉村社區,圍繞森林防火、野生動植物保護等主題開展宣傳教育活動;走進中小學校、村落院壩、農貿集市等人流密集場所,持續開展形式多樣的野生鳥類保護宣傳活動,向群眾詳細介紹本地常見野生鳥類的種類特征、生存現狀及保護意義。宣傳過程中,民警注重以案說法,選取轄區發生的非法獵捕、交易野生動植物等典型案例,深入淺出地剖析其危害性和法律后果,提醒群眾自覺抵制違法行為,主動參與野生動植物保護,爭做生態文明踐行者。
今年以來,靖邊公安已累計開展各類集中宣傳活動20余場次,發放宣傳手冊、倡議書等資料1萬余份,讓生態保護意識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