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皋:警民共筑生態安全屏障
今年以來,陜西省嵐皋縣公安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打造“生態義警”隊伍,深化“林長+警長”工作機制,對全縣森林資源、野生動物資源和濕地資源實行“一林一警”網格化管理,通過部門聯動形成強大合力,有效打擊震懾破壞生態資源違法犯罪。截至目前,嵐皋縣公安局協同相關部門偵辦非法狩獵、非法捕撈等涉生態類刑事案件15起,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7名,收繳獸夾15個、獵套30余個、漁網漁具20余副。
打造“生態義警”隊伍
今年7月24日,嵐皋縣公安局與嵐皋縣林業局聯合組建“生態義警”隊伍,“我們將秉持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參與生態資源管護巡邏,不放過任何一條破壞生態資源的線索,為生態保護貢獻力量。”當日,嵐皋縣國營林業總場火山管護站站長陳鑫華代表106名“生態義警”在勤務啟動儀式暨業務培訓會上表示。
11月27日,“生態義警”在巡查時發現有人在林區違規用火,當即采取果斷措施熄滅明火,并向嵐皋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報告。民警立即趕到現場,對在路邊焚燒雜物的周某提出口頭警告,并責令其立即熄滅余火。
嵐皋縣公安局強化林區和野生動物棲息地巡查,對非法獵捕野生動物等破壞生態資源違法犯罪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快偵快破涉生態案件。
8月11日,嵐皋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破獲一起非法狩獵案,抓獲嫌疑人1名。經查,今年年初,王某在附近山林安裝獵套獵獲疑似黃麂1只、毛冠鹿1只,獵獲物除部分被自食外,其余放入冰柜保存。目前,王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建立“三級聯動”管理體系
“我們充分利用‘生態義警’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發揮其宣傳員、情報員、調解員的作用,加強部門聯動,抓實預防警務,積極排查消除森林火災隱患,確保生態安全。”嵐皋縣公安局石門派出所所長張作為說。
嵐皋縣對“生態義警”建立“三級聯動”管理體系,即縣級由嵐皋縣公安局會同嵐皋縣林業局聯合設立指揮部,負責“生態義警”隊伍總體規劃、機制建立、協調溝通、督促指導等工作;各鄉鎮派出所設立“生態義警”分隊,由各派出所負責組織“生態義警”開展安全宣傳、林區巡查等活動;各林場管護站和各村設立“生態義警”工作組,加強與村干部、護林員協作配合,開展生態保護公益活動。
嵐皋縣公安局堰門派出所積極發動轄區網格員、護林員等基層群防群治力量,全面收集涉生態安全違法犯罪線索,嚴打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全力凈化生態環境。9月29日,堰門派出所聯合森林警察大隊破獲一起非法狩獵案,抓獲嫌疑人肖某。經查,肖某承認了自去年6月以來多次非法狩獵野生動物的違法犯罪事實。目前,肖某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此外,嵐皋公安、林業部門聯合制定“生態義警”管理辦法,建立例會研判、巡查護林、信息報送、宣傳培訓、裝備保障和表彰獎勵等機制,提高“生態義警”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充分發揮作用。
完善“林長+警長”部門聯動機制
嵐皋縣全面深化“林長+警長”部門聯動機制,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建強林區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從源頭上提高林區社會治安動態管控能力。
位于嵐皋縣與重慶市城口縣交界處的神仙河林區平均海拔2300多米,屬嵐皋縣重點國有林區,因有神河源風景名勝區等景區,人員活動頻繁,時有不法分子非法進入林區活動,對生態資源安全構成威脅。為此,嵐皋縣公安局四季派出所成立駐神仙河林區警務室,民警聯合林場護林員以及景區工作人員,成立林區“紅袖章”治安巡防隊伍,常態化深入林區開展聯巡聯防,保護生態安全。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深化‘林長+警長’部門聯動機制建設,開展聯合執法行動,打造群防群治預防警務新品牌,形成‘全警響應、全民參與、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態資源保護新格局,為建設和美嵐皋貢獻公安力量。”嵐皋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大隊長賀文表示。(記者 阮仕喜;通訊員 周瑞儒 袁昌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