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警民同心護家園
秋日的白河,漢江碧波蕩漾,山城安寧祥和。這份歲月靜好的背后,凝結著白河縣公安局全體民輔警的日夜堅守與辛勤付出。白河縣公安局以“打擊有力度、服務有溫度、幫解有速度、宣防有廣度、治理有深度”的“五度”工作法為抓手,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筑牢平安防線、辦好民生實事,讓群眾更有安全感、幸福感。
打擊有力度?守好“錢袋子”
“民警只用36小時就幫我追回了被盜現金,他們是把我們的‘小事’當成了‘大事’去辦!”10月14日,談起民警幫自己追回被盜的5000元錢時,白河縣居民李先生再次為民警點贊。
前不久,李先生停在路邊的車輛遭遇“拉車門”盜竊。白河縣公安局接到報警后,立即啟動“所隊聯動、同步上案”機制——刑偵大隊快速調取沿途監控鎖定軌跡,西營派出所民警在周邊布控蹲守,最終在嫌疑人張某準備乘車外逃時將其抓獲,實現“快接警、快研判、快抓捕、快挽損”的破案閉環。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侵財類案件,白河縣公安局整合刑偵、網安、派出所等警力資源,建立“案件分類快處、線索同步研判、贓物及時追繳”工作模式,對“拉車門”盜竊、入室盜竊等多發侵財案件,實行“一案一專班”;對涉案金額小、線索模糊的“小案件”,通過“視頻回溯+走訪摸排”深挖細查;對在逃人員,不管案值大小、時間長短,始終保持追逃高壓態勢。
今年以來,白河縣公安局共破獲侵財類案件21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20余名,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50余萬元,轄區盜竊、詐騙等民生案件發案率同比下降21%,用實際行動讓群眾感受到平安觸手可及。
服務有溫度?幫解有速度
“周末也能辦證,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8月30日,茅坪派出所戶籍窗口內,王女士拿著剛辦好的戶口遷移證不停地向民警道謝。原來,王女士的孩子即將入學,急需遷移戶口,可工作日沒時間辦理。得知戶籍窗口有“周末值守”服務后,她提前預約,很快就完成了全部流程。
戶籍窗口是聯系群眾的紐帶。針對開學季、重要節點等業務高峰期,各戶籍窗口推出“延時+錯時+預約+上門”等便民措施,切實解決群眾的燃眉之急。在此基礎上,該局積極推行?“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加大“網上辦事”宣傳力度,精簡戶口遷移、身份證補辦等高頻業務的材料清單,縮短審批時限,實現?“一次提交、當場辦結”。
9月20日,田某某與鄰居陳某某因瑣事從口角爭執升級為肢體沖突。接到報警后,冷水派出所民警聯合村干部組成調解專班,迅速趕到現場,一邊安撫雙方情緒、制止沖突升級,一邊走訪周邊鄰居固定證據,還特意邀請村里的老黨員參與調解。最終,陳某某和田某某達成調解,冰釋前嫌。
這是白河縣公安局落實群眾叫、即時應、全力幫、用心解“叫應幫解”機制的生動實踐。群眾通過電話、微信群“點單”反映矛盾或需求,派出所第一時間聯動村(社區)干部、老黨員組成專班“辦單”,形成“發現—響應—幫助—化解”閉環,做到民有所呼、警有所為。
宣防有廣度?治理有深度
“多虧民警和銀行工作人員攔住我,不然60萬元就沒了!”9月16日,祝某在銀行大廳緊緊握住反詐民警的手說。當天,祝某遭遇電信網絡詐騙。到銀行準備轉賬時,工作人員察覺異常,立即啟動“警銀聯動”機制。反詐民警5分鐘內趕到現場,通過視頻連線揭穿了騙子的騙局,成功保住了祝某的積蓄。
“反詐宣傳要讓防范意識‘扎根’在群眾心里。”白河縣公安局以此構建了“線上+線下、專業+群眾”的立體宣防體系,通過新媒體平臺常態化推送反詐案例,利用村組微信群發送“預警信息”,建立警銀聯動、警社聯動機制,同時組織社區民警充分利用各類文旅活動契機宣傳反詐知識,通過院落會、平安宣講會等形式,將安全送到群眾家門口。今年以來,白河縣電信網絡詐騙發案率同比下降32%,通過勸阻預警為群眾挽損200余萬元。
“最近持續降雨,要注意防汛防滑,出門注意安全……”10月上旬,白河縣多個社區“戶防長”挨家挨戶宣傳防汛知識,叮囑群眾注意汛期安全。白河縣公安局深化“警民共治”理念,在全縣積極推行“挨戶防”機制:按照村防、組防、戶防為單元,明確“村防長(村干部)—組防長(村民小組長)—戶防長(黨員或熱心群眾)”三級責任,通過群眾參與、警民聯治,織密基層平安防線。與此同時,治安部門落實“警校聯動”“警企共建”“警民協作”等機制,不斷發動廣大群眾和社會力量參與基層平安治理,讓平安建設的觸角延伸到每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