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辛勤指數”贏得群眾的“滿意指數”
今年以來,靖邊縣公安局全警參與、強力推進,努力把黨史學習教育、公安隊伍教育整頓的成效轉化為做好公安工作的強大動力,持續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等活動,組織民警輔警積極走訪聯系群眾,真誠傾聽群眾意見,積極化解矛盾糾紛,推進警務工作前移,警民關系更加密切。
“我當時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找你們,沒想到這么快就幫我把錢找回來了。你們辦事效率太高了,太感謝你們了!”日前,張家畔派出所轄區居民劉娜將一面寫著“人民警察為人民,失而復得暖人心”的錦旗送到了張家畔派出所一中隊。
原來,劉娜在使用手機進行轉賬時,誤將600余元轉入他人賬戶,直到事后第3天她才發現把錢轉錯了。由于無法和收款方取得聯系,無奈之下劉娜來到張家畔派出所請求民警幫助。民警在接待劉娜時,認真詢問了相關情況,讓劉娜回家等待消息。
劉娜損失的資金金額雖然不大,但事關群眾利益和人民群眾對警察的期盼。民警對此高度重視,迅速開展工作,當天便聯系到收款方。經過耐心細致溝通,最終對方同意將600余元返還,及時挽回了劉娜的經濟損失。
3月25日下午,楊橋畔派出所接到報警稱:有一名老人從靖邊縣城走到青銀高速楊橋畔收費站,找不到回家的路,疑似走失。民警郝國林、賀金強、黨旭迅速趕往現場,一邊對老人悉心照料,安撫老人情緒,一邊耐心查找老人子女的電話號碼。民警通過多方打聽,聯系到了老人的兒子,立即開車將老人送往與其兒子約定的地點。當日18時許,當家屬高高興興把老人接走時,也對民警悉心照顧老人表達了衷心感謝。
中山澗鎮某村村民張某德與高某華系鄰居關系,從2012年起,雙方因宅基地邊界產生糾紛,多次發生沖突,當地政府和派出所多次協調未果。今年以來,雙方的沖突愈演愈烈,鎮黨委、政府多次找雙方當事人談話勸解,并于3月24日專門開會進行調解。會上,鎮干部和派出所民警引用“六尺巷”故事,說服教育雙方當事人,雙方多年的心結終于解開,現場達成調解協議,握手言和。
(記者 霍海澎 通訊員 屈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