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宜興“3+”模式打造城鄉巡防大格局
近年來,江蘇省宜興市公安局按照建設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部署要求,逐步構建起“動態+、科技+、專群+”的特色巡防網絡,不斷推進巡防一體化、智能化深入發展,切實打造符合打防犯罪需要的巡防特色品牌。今年以來,全市違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8.23%,侵財型警情同比下降18.44%,全市通過巡防共抓獲各類違法嫌疑人478名。
“動態+”提高街頭見警率
宜興市公安局以巡特警、派出所為防控主體,依托現有的城北、城東兩座警務工作站,確立兩個中心控制點,以城區主干路段為主線,由派出所疊加巡特警力量開展全天候亮燈巡邏,最大限度提高街面見警率和民警管事率。高鐵站等重點部位由巡特警開展武裝值守工作,按照處置方案的要求,優化警力聯動機制,確保第一時間到達處置。
該局由巡特警大隊牽頭,組織各派出所巡防警力在夜間22時至24時在治安復雜路段、進出城口等開展不定時、不定點的設卡盤查,注重對夜間盜竊和兩搶案件高發時段、重點區域進行高密度盤查,對有作案嫌疑、流竄可能的面包車、摩托車進行專項盤查,主動發現違法犯罪線索,力爭抓獲現行。
巡特警便衣小組會同各派出所便衣巡防力量根據發案情況,在商業繁華地段、人員聚集場所和居民小區,有重點地開展巡邏守候。同時,與公開巡控工作有機結合、優勢互補,切實提高了對重點部位控制、打擊現行犯罪、跟蹤核查線索的水平。今年以來,全市便衣隊伍共抓獲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157名。
“科技+”擴大巡防覆蓋面
宜興市公安局依托技防城建設成果和大平臺匯聚資源,在巡特警大隊組建專業視頻巡查隊伍,積極開展“空中巡防”,重點圍繞案件高發多發部位開展分級巡查,由“事后查處”向“事前發現和事中跟蹤”轉變,切實做到“視頻有人看,警情有人管,嫌疑有人盯”。通過有效運用視頻監控功能,為一線巡防力量提供精確打防情報,實現對社會面的立體覆蓋、整體控制。
該局利用新配發的移動警務通3.0的GPS定位功能,配合智能指揮調度平臺,開發巡防勤務管理系統子模塊,集成勤務報備、指令推送、指揮調度、運行監督等功能模塊,開展網上監督工作,實時掌握街面巡防情況,查糾不規范行為,把好巡防質量關。
今年以來,由巡特警大隊牽頭,信通、后勤保障等部門支撐,成立了無人機空中巡邏隊,配備2架無人機、2名專業無人機駕駛員,先后參與高峰時段巡邏、大型活動安保、嫌疑人抓捕、突發事件處置等多項任務,有效拓展了巡邏防控的深度和廣度,構建了“人機互動、陸空一體”的特色巡防模式。
“專群+”促使巡防多元化
宜興市公安局各派出所與轄區內保安公司、重點單位簽訂聯防聯動協議,實現轄區群防群治與派出所巡邏處警中隊的無縫對接。巡防民警和社區民警負責到重點單位和小區巡查,通報近期各類警情,督促單位和小區加強內部巡邏防范,形成快速機動出警和群防群治聯動運轉,最大限度地提升打防功效,及時消除各種安全隱患,增強群眾安全感。
依照“警力有限、民力無窮”的理念,該局深挖社會資源,把社區離退休人員、治安志愿者等力量有效整合起來,組建便衣反扒志愿者隊伍、治安積極分子義務巡邏隊等群防群治組織,使之與公安機關的巡防工作密切結合起來,成為警力資源有效補充。
在農村地區,由村級治保會牽頭,組織治安積極分子,按照聯戶聯防、鄰里守望等方式,對盜竊、詐騙、侵犯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人身權益等違法犯罪開展巡防。□王斌雨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