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家門口的警察”為啥這么受老百姓歡迎?秘訣是……
“您好,亨通派出所!”一天上午,通化市柳河縣亨通派出所接到報警,稱亨通鎮外秸稈場院內有人打架。民警趕往現場后了解到,先動手的徐某因債務糾紛到廠里找李某要錢,一言不和二人便廝扯起來。民警將雙方帶回所內調解,徐某開始很是憤憤不平,可民警一句話就讓他啞了火:“你說你沒錯,可我們詢問廠里人卻都說你不對,難道他們都冤枉你了?”在平息了徐某的怒火后,民警又擺事實、講道理,徐某終于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向李某道歉,李某也將欠款還給了對方,一起可能引發的民轉刑案事件就此煙消云散。
為進一步推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亨通轄區開花結果、落地生根,亨通派出所多次組織開展“學習楓橋不忘初心”座談會,邀請轄區老黨員、老民警到所講述工作經歷,解讀“楓橋經驗”時代意義及發展過程,讓所內民警在傳承所內文化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精神實質和基本內涵,增強民警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積極性。他們結合工作實際,堅持源頭治理、切實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
今年4月,亨通派出所梳理歷年案件卷宗,發現了十年前的一起詐騙案,于是將受害人曹某的父母請到派出所了解情況。兩位老人含淚講述了當年借錢為兒子取媳婦的過程,犯罪嫌疑人卻騙婚逃往外地。亨通派出所通過技術手段,對嫌疑人的軌跡信息進行研判,發現該人可能在遼寧省遼陽市落腳,立即向上級機關報告,并安排警力前往遼陽市。通過與當地警方溝通,在當地警方的積極配合下,通過人像比對鎖定了犯罪嫌疑人,并在遼陽市將其成功抓獲。
在訊問過程中,嫌疑人喬某十分懊悔,講述了當年因父母年邁,哥哥將自己嫁到曹家,因為不甘心才逃婚,十年來她女扮男裝,生活窘困。喬某表示,愿意將4萬元彩禮錢退還給曹家。困擾曹家的難題解決了,曹大爺為派出所送來了一面錦旗。
為全面維護轄區治安穩定,亨通派出所堅持深化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切實結合轄區地理、人文、風俗等實際,針對熱點難點問題,在矛盾糾紛化解工作中,巧用招、用妙招,始終把握好調處重點,堅持做好提前預警、提前介入、提前解決,確保調處及時、公平。面對矛盾糾紛雙方,民警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關心、關愛弱勢群體,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實際困難,在感情上拉近與群眾的距離,及時消除當事人的對抗情緒和戒備心理,使糾紛在輕松的氛圍中得到解決。
亨通派出所主動把打造“平安村屯”和“楓橋經驗”相融合,推進“一村一警”警務新模式,有效延伸基層觸角,拉近警民距離。為補充警力不足的現實需求,工作中實行“老帶新”“1+N”的分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駐村輔警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扎根基層,成為派出所和村屯綜合治理的紐帶,成為老百姓家門口的“警察”。
由于警民關系融洽,群眾經常主動向派出所反映線索。今年8月的一天,所長張建接到一條群眾反映的線索,因詐騙被上網通緝的趙某出現在長春市某商場。他立即帶人趕赴長春市,在嫌疑人經常出現的商場進行了全方位分析偵查,確定了趙某可能出入的通道,并布署警力蹲點守候,一舉將在逃多年的趙某抓獲。
群眾滿意了就是對派出所工作質效的最好衡量。為進一步完善服務手段、落實便民措施,派出所窗口采取預約服務、延時服務、上門服務、代辦服務等多種方式,積極為群眾提供便利。節假日期間,派出所窗口不打烊,安排專人負責值守、接聽、接待,及時受理群眾預約的辦證業務,耐心解答群眾問題,熱情宣講相關政策法規。對有大宗辦證需求的民企員工提供上門服務、代辦服務,變群眾跑為工作人員跑,切實延伸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來,亨通派出所在村屯接待走訪群眾2800人次,為群眾提供咨詢310余次,解決實際困難36件。今年1至10月,全所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3.7%,受理治安案件同比下降8.7%,轄區治安安全指數、群眾滿意指數均大幅度提升。
通化公安宣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