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百姓“一攬子”辦成事——陜西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綜述
2019年以來,陜西法院圍繞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目標,積極打造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以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建設保障一站式多元解紛,以一站式多元解紛拓展一站式訴訟服務空間,取得了積極成效。
“我代理的案子在網上立案后,轉入調解程序,作為人民調解員介入的索律師不辭辛苦,積極作為,讓我看到了律師參與法院調解工作起到的重要作用,不僅給我們解決了糾紛,還給我們節省了訴訟成本,我由衷地感謝這位同行!”國慶節前一天,西安市碑林區人民法院特邀調解員、陜西明萌律師事務所律師索文利收到了一封來自黑龍江律師的感謝信。作為特邀調解員的索文利,在碑林區法院矛盾糾紛在線處理平臺接受上述案件委派后,及時與雙方當事人聯系,經過一個月的努力,最終使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握手言和。這是陜西法院加速構建多元化、立體式的糾紛化解體系,暢通當事人非訴糾紛解決渠道的有益嘗試,也是陜西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成效的一個縮影。
2019年以來,陜西法院圍繞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目標,積極打造集約高效、多元解紛、便民利民、智慧精準、開放互動、交融共享的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按照“整體統籌推進、分道提速趕超”的思路,以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建設保障一站式多元解紛,以一站式多元解紛拓展一站式訴訟服務空間。一年多來,陜西法院一站式建設取得了哪些積極成效?在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能獲得怎樣的司法服務?
記者日前走進了西安市碑林區法院訴訟服務中心。這里建筑面積達1422平方米,設置有3大片區(訴前服務區、訴前調解區、智慧速裁區)、3個法庭(互聯網法庭、家事法庭、速裁法庭)、3個接待室(信訪接待室、紀檢接待室、執行接待室)和5大團隊(訴調團隊、人民調解員團隊、速裁團隊、集中送達團隊、財產保全團隊),是多元化、集約化、平臺化訴訟服務中心,也是全省基層法院首個全新模式信息化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可以為老百姓提供多元解紛、登記立案、分調裁審、審判輔助、涉訴信訪等全方位“一站解決”的司法服務。
2019年以來,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先后印發了《關于推進現代化訴訟服務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制定了《全省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建設重點工作任務分工方案》,明確訴訟服務中心的目標定位、建設標準和保障措施,為全省法院一站式建設提供了基本規范。據了解,截至目前,全省法院訴訟服務中心總面積新增2.06萬平方米,中級、基層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平均建筑面積分別達到810平方米和447平方米。
全省法院基本建成以訴訟服務功能整合、人員集中,以訴訟引導、立案受理、調解速裁、信訪接待等10大功能區為框架的訴訟服務實體平臺,同時,全面開通陜西移動微法院,拓展訴訟服務方式,
大力推行跨域立案、網上立案、網上開庭,建成網上繳費、網上保全系統,啟用電子送達平臺,構建線上線下立體化訴訟服務格局。目前,全省移動微法院實名用戶量突破2萬人,跨域立案1280件,網上立案3.04萬件,網上開庭2503件,網上調解1.11萬件,網上保全2653件,電子送達3.2萬件次,切實方便了群眾訴訟,促進了審判效能。
近年來,全省法院不斷提升矛盾糾紛化解水平。2019年,省高院會同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廳、省司法廳等部門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立大調解工作格局的實施意見》,健全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訴訟調解聯動機制。全省109個基層法院依托“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鏈接559個特邀調解組織、2715名特邀調解員,建立線上訴調對接機制,各地法院因地制宜推出線上線下訴調對接機制。2019年以來,全省法院通過指導調解、委派調解、委托調解,線上線下合力化解民商事糾紛5.04萬件,其中司法確認3532件。省高院印發了《關于推進案件繁簡分流工作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全省109個基層法院實現速裁機制全覆蓋,一審民事案件簡易程序、小額訴訟程序適用率達到73.75%。
隨著法院參與社會治理的逐步深化,陜西法院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59家法院報請黨委政府將“萬人成訟率”納入平安建設考核指標體系,促進完善社會治理網格體系,全省各類調解組織數量增至2.48萬個,調解員數量達到9.75萬名。全省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深化“兩說”機制,主動參與社會治理,形成咸陽市“五鏈共治、法在基層”、寶雞鳳縣“236”、安康旬陽“三力聯調”、商洛洛南“133”機制等一批典型實踐,整合了訴前調解和司法審判兩個工作機制的資源,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最大限度方便群眾訴訟,提高了司法效率和群眾滿意率。
2019年以來,咸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在鎮(街道)、村(社區)分別建立法律服務站和法官工作室,形成覆蓋市、縣、鎮、村四級,集多功能于一體的基層訴源治理新平臺,并建立訴源治理聯席會議制度,研發咸陽法治e平臺,建成由1543名網格員、2771名志愿者、3047名法律明白人、5432名調解員組成的解紛網格,形成基層社會治理的現代化體系,真正把公平正義送到群眾家門口。
寶雞市鳳縣人民法院于2015年率先成立了陜西省首家有編制、有人員的訴調訪專業對接機構——鳳縣矛盾糾紛化解中心,整合縣域社會資源,探索“訴、調、訪”對接模式,形成了以“搭建兩個平臺、突出三調聯動、落實六大保障”為主要內容的鳳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236”機制,有效破解了“訴訪分離分不清、訴調對接接不通、三調聯動聯不上、多元協作誰牽頭”的現實難題,共發展特邀調解組織22家、特邀調解員178名。入住中心辦公的鳳縣多元化調委會聘請了11名專職人民調解員,專門調處影響當地社會穩定的重大矛盾糾紛、疑難復雜問題,打造了“只進一扇門”的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鳳縣模式”。5年來,鳳縣“236”矛盾糾紛化解平臺受理群眾訴求5007件,成功化解2318件,化解成功率46.2%。
(記者?劉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