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互聯網+公安政務服務”平臺 用戶超1100萬

11月5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從2017年5月至今,省公安廳建設運營的陜西“互聯網+公安政務服務”平臺已實現361項公安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的網上辦理,注冊用戶超過1100萬,累計提供各類服務2071萬余件次。其中,讓群眾“一次都不跑”的服務超過143萬件次。
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交通違法查詢等平臺都能辦
據介紹,經過3年半的發展,目前陜西“互聯網+公安政務服務”平臺已實現治安、刑偵、出入境、法制、交警等與群眾生活最密切相關的警種部門全接入;將特行、保安、易制毒化學品購買審批、監管場所會見預約、交通違法查詢辦理、互聯網網站登記備案等一大批行政許可事項和高頻服務事項納入線上預約辦理范疇。
注冊用戶可通過網站、APP、公眾號、小程序、頭條號等網上接口,以及在線申請、網上受理、遠程寄遞、電子化支付、刷臉認證、一鍵挪車等便捷系統應用,將公安服務覆蓋到線下和線上,從而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平臺還接入了工商、稅務、社保、社會信用等8類74項政務數據,并大幅提升數據效率,將群眾查詢速度、辦事響應速度,由原來的30多秒縮短為1秒以內,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也將平臺服務的觸角延伸至群眾生活的各個角落。
無犯罪記錄證明網上可辦理
群眾還能網上申請行政復議
為了讓辦事群眾少跑腿,提高企業辦事獲得感,今年省公安廳以“互聯網+”為依托,新推出了9項有針對性服務群眾的便民服務事項。
一是為企業、機構提供全流程網上“往來港澳商務登記備案”辦理服務。二是為已辦理出入境證件的中國公民提供證件照下載服務。三是提供出入境同行人證件預約功能,方便大家為同行的老人和未成年人辦理業務。四是實現港澳人員往來內地通行證件業務的電子繳費。五是將在全省1800余個戶政大廳全面實現線下辦理身份證、戶政業務通過手機“掃碼”繳費。六是將在全省106個長途客運站設置臨時乘車身份證明自助打印終端,讓忘帶身份證旅客也能“無證出行”。七是擴“看守所律師會見網上預約”范圍。八是對群眾網上咨詢留言實現智能答復,“0延遲”提供答復參考意見和辦事鏈接。九是提供無犯罪記錄證明的網上辦理。
此外,群眾還能網上申請行政復議、預約登記犬證辦理、限行區域通行證審批、占道施工網上申報、典當特種行業許可、開鎖人員身份自助核對、無人飛機報備、應用微信推送證件到期提示服務、邊境通行證申報、交通違法隨手拍、“掃臉”辦理個人業務等。
證明“我就是我”不再難
為群眾節省了辦事時間
如何快捷地證明“我就是我”和“是我在辦”。針對這一群眾辦事經常遇見的難題,陜西“互聯網+公安政務”平臺作為全國首批試點,已接入公安部“互聯網+可信身份認證平臺”,從而可快捷有效地解決群眾辦事過程中,需證明“我就是我”和“是我在辦”的難題,為群眾節省了辦事的時間。
截至目前,這項便民服務已向全省政務服務提供公民互聯網身份認證服務超過1000萬次,并在全國首家建立了投遞范圍覆蓋全國的服務體系。按照同城8元、省內異地10元、省外13元的價格向群眾寄遞辦事資料和證照文件,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拿到申辦成果。
(文/圖?記者?張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