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高院:《實施意見》破解知識產權案件舉證難
12月17日,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了《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分為9個部分,共33條內容,主要包括指導思想、目標任務、知識產權審判規律、訴訟證據規則、賠償計算方式、知識產權審判機制、協同保護機制、交流合作機制、配套機制等內容,明確了陜西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目標任務即服務保障重大戰略實施;塑造優質營商環境;發揮司法主導作用,提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水平;總結知識產權案件規律,探索依法科學妥善審理知識產權案件的路徑選擇,提高知識產權審判質效;通過重點闡述訴訟證據規則及賠償計算方式,破解困擾知識產權案件的“舉證難”“賠償低”等問題,提升司法公信力;堅持改革創新,提出健全知識產權審判機制、完善協同保護機制和提升陜西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影響力的具體內容,推進知識產權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
《實施意見》將“強化訴訟證據規則運用”“優化損害賠償計算方式”單列,著重解決我省知識產權審判實務方面存在的普遍性、突出性問題。《實施意見》總結融入我省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商事法律服務示范區平臺、陜西高院與知識產權局等單位構建“六項機制”保護格局等經驗做法,對于實踐中普遍反映的在先使用、合法來源抗辯如何審查、作品的“獨創性”如何判斷、網絡服務提供者的責任如何認定、懲罰性賠償制度如何適用等問題進行了回應;對于基于數字簽名、區塊鏈技術等新類型證據予以采信,對于數字內容、虛擬娛樂、新媒體等新興文化科技融合產業加強保護等。
(記者?劉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