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受理知識產權案件數量增速較快覆蓋領域廣泛
4月20日,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了2020年陜西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年度報告,介紹了2020年陜西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總體情況和特點。
2020年,陜西法院共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5308件,審結5163件。與2019年相比,收案數量增加1051件,同比增長24.69%;結案數量增加1013件,同比增長24.41%。其中,民事案件收案5210件,占比98.15%,結案5080件;刑事案件收案93件,占比1.75%,結案78件;行政案件收案5件,占比0.1%,結案5件。民事一審收案4697件,民事二審收案513件;刑事一審收案74件,刑事二審收案19件;行政一審收案5件,行政二審收案0件。
按照案件具體類型劃分,民事案件受理數中,知識產權權屬、侵權糾紛收案4574件,占比87.79%,其中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2099件,商標權權屬、侵權糾紛2254件,專利權權屬、侵權糾紛206件,植物新品種權權屬、侵權糾紛2件,網絡域名權屬糾紛3件,侵犯企業名稱(商號)權糾紛8件,侵害特殊標志專有權糾紛2件;不正當競爭和壟斷糾紛收案191件,其中不正當競爭糾紛190件,壟斷糾紛1件,占比3.67%;知識產權合同糾紛收案445件,占比8.54%。刑事案件受理數中,假冒注冊商標罪收案19件,占比20.43%;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罪收案68件,占比73.11%;侵犯著作權罪收案3件,占比3.23%;侵犯商業秘密罪收案3件,占比3.23%。
2020年,陜西法院共受理涉外、涉港澳臺知識產權案件165件,占全部涉外案件總數的65.22%,其中,民事一審案件149件,民事二審案件16件,主要涉及韓國、法國、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涉“一帶一路”國家占比60%以上。共審結涉外、涉港澳臺知識產權案件163件,其中民事一審案件147件,民事二審案件16件。
陜西法院2020年知識產權案件特點十分明顯:
受案地區集中,中心城市居首。2020年收案數量最多的三個地區為西安、咸陽、寶雞,其中西安地區法院新收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3448件,占全省收案量的70%以上。
數量增速較快,覆蓋領域廣泛。2020年,陜西法院共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5308件,同比增長24.69%。其中,商標權權屬、侵權糾紛案件2254件,同比上升66.59%,案件數量連續3年保持較快增長,直觀反映了隨著我省品牌戰略深入實施,市場主體維權意識顯著增強,訴訟力度持續加大的總體趨勢。
新型案件涌現,審理難度加大。涉及新類型、新領域、新業態的案件不斷出現,產生了新的事實認定問題及法律適用問題,客觀上增加了案件審理的難度。其中,涉網知識產權案件數量有大幅度提升,共1528件,在新收的涉網案件中,著作權案件數量最多,共1085件,占涉網案件總數的71%。陜西高院審理涉《捉妖記》信息網絡傳播權一案中,對于在微信公眾號下侵犯影視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的行為進行了認定,為完善新業態新領域知識產權保護提供了借鑒。
個案影響面廣,社會關注度高。2020年,全省法院受理商標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共2444件,其中涉及知名品牌案件1577件,占比60%以上,主要集中在旅游、餐飲、酒類、日化用品、食品等與公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消費門類,群眾反響強烈、行業高度聚焦、社會普遍關注。審理的涉及“華清池”“六神”“賽百味”“MCM”等中外知名品牌商標侵權案、中華老字號“佛慈”“黃家泡饃”等不正當競爭糾紛案、“海底小縱隊”“超級飛俠”等知名動漫著作權侵權案,均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被多家媒體報道。
判賠大幅提升,力度顯著增強。2020年,判賠10萬元以上案件共439件,占比11.9%,其中50萬元以上案件89件,100萬元以上案件51件,結案總標的額3.35億元,一審訴請最大標的額1000萬元,在以判決形式審結的案件中,最大標的額458萬元。在審理“華清池”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中,探索適用了聯合商標、知識產權貢獻率等創新性裁判理念,科學計算侵權獲利數額,并確定了五倍的頂格懲罰性賠償倍數,有力保護了“華清池”文化遺產所蘊含的知識產權。在依法制裁民事侵權行為的同時,依法嚴懲侵害知識產權的犯罪行為。全省法院全年共受理知識產權刑事案件93件,審結78件,其中判處無期徒刑2人,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4人,判處1年以上3年以下有期徒刑39人,判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14人,有效發揮了刑罰懲治和震懾知識產權犯罪的功能。
(記者?劉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