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輪警務”為便民利民“充電提速”
小小的輪子穿街而過,為城市增添了一抹流動的“藏藍”;閃爍的警燈穿梭不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格外耀眼……在西安市未央區的社區、街道、學校,“兩輪警務”守護萬家燈火,是炎熱天氣中讓人安心的“清涼”。
今年4月,為了進一步做優做強社區警務隊伍,西安市公安局未央分局科學配置警力,做實“一區一警”,下沉機關警力80余人到基層一線,同時根據轄區特點,在全市率先統一向分局社區民輔警配發警用電動車。相比于傳統警車在擁堵、復雜道路上的“笨拙”,警用電動車靈活迅捷的特點,讓社區民輔警在服務群眾、處置突發狀況時工作更為高效,為社區警務工作“充電提速”。
關愛老人,儲物箱變成“菜籃子”
“劉大爺,剛買完菜回家啊,快放車上,我幫您送到家里。”9月1日9時許,位于西安市鳳城八路的西安印象社區路口,巡邏到此的新府路派出所社區民警竇超,對提著一袋子蔬菜的劉大爺熱情地招呼道。
西安印象社區居住的孤寡老人較多,其中一對90多歲的老年夫妻尤為特殊。由于子女長期不在身邊,這對老夫妻平時出行很不方便。了解到情況后,社區民警立即成立“關愛老人”志愿小組,每天到社區的第一件事,就是和治安協理員一起去看望兩位老人,幫著打掃衛生,詢問老人需要的日常用品。記錄好后,社區民警會幫著購買日常用品,再送到老人家中。
久而久之,騎著電動車幫助孤寡、“空巢”老人買菜送藥成為社區民警的“例行公事”。電動車上的儲物箱也變成了“菜籃子”,每次都會塞得滿滿當當。有時,民警還會帶上社區醫院的醫生來給老人檢查身體,讓老人感受到濃濃暖意。
防詐反詐,預警止損送去“及時雨”
“來得太及時了,再晚一步就被騙了!”8月31日,說起民輔警合力幫助母親止付挽損10萬元的經過,李衛民十分感慨。
今年6月7日,在外地出差的西安市民李衛民向譚家派出所社區民警求助,稱自己的母親遭到電信詐騙,正準備轉錢。民警聽聞后,騎上電動車趕往李衛民家中。其間,民警不停地打電話勸阻,并聯系銀行等部門,在網上系統關閉賬戶交易。
“阿姨,他說的是假的,這是電信詐騙。”來到李衛民家中,民警接過手機當場拆穿了騙子設下的騙局。李衛民的母親這才恍然大悟,拉住民警的手連連致謝。
打擊犯罪,靈活迅捷顯“威力”
位于漢長安城遺址的揚善村面積大,人口眾多,村內交通環境復雜,警用電動車在這里發揮出了不小的“威力”。
今年4月,外省警方為抓捕3名電詐網逃人員來到揚善村,由于人生地不熟,便來到漢城派出所駐村警務室請求協助。警務室民警了解詳細情況后,很快就在治安協理員的幫助下,鎖定了3名嫌疑人的藏身地點。
得到可靠線索后,民警駕駛警用電動車載著外省警方辦案人員,一起來到嫌疑人經常出沒的地方“守株待兔”。然而,嫌疑人的反偵查意識較高,逃進了村子的小巷中。憑借靈巧迅捷的警用電動車,民警很快追上了嫌疑人。“騎著電動車抓捕網逃,我們還是第一次!”外省警方辦案人員連連感嘆。
救人危難,千鈞一發“好幫手”
“警察同志,漢城湖有人落水了,你們快來啊……”前不久,在漢城湖景區巡邏的未央宮派出所民警李檬接到群眾求助,稱有人在漢城湖閣老門橋落水。
接到求助后,社區民警立即騎著警用電動車趕往現場,并呼叫增援。未央宮派出所第一時間啟動救助類警情快速處置機制,調度附近社區民輔警騎車支援,同時安排值班所領導及民輔警趕往處置。
短時間內,附近警力迅速趕往事發地,成功將落水男子救上岸。經了解,該男子坐在河岸護欄上休息,因眩暈不慎掉入湖中。
“‘兩輪警務’已經成為公安機關了解社情民意的方式,延伸了便民服務的廣度和深度,打通了社區警務工作的‘末梢神經’,提升了轄區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滿意度。”西安市未央區副區長、公安未央分局局長王衛說。(記者 張英 通訊員 王淼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