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校園 我們守護 ——陜西公安多項舉措筑牢校園安全防線
“郝校長,我媽媽可能被騙了!”9月8日,西安高新第一小學五年級學生小楊焦急地拉著民警郝陽的手尋求幫助。被孩子稱作“郝校長”的郝陽,是西安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科技路派出所副所長,同時也是該校的法治副校長。平日里,他常給孩子們講反詐知識,這次果然派上了用場。
清晨的校門口,藏藍制服與紅領巾交相輝映;法治課堂上,民警用真實案例剖析法律要點;“警察叔叔信箱”前,孩子們悄悄投下寫滿心事的信箋……校園安全,關乎千家萬戶的幸福,是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石。近年來,陜西公安機關將校園安全防范納入社會治安管理的重要環節,嚴格落實“護校安園”各項措施,以法治副校長機制為抓手,優化技防措施、站好護學崗、強化法治教育,不斷完善校園安全防控體系,為廣大師生撐起“安全傘”。
法治副校長?普法護成長
“同學們,將自己的手機卡、銀行卡進行出售,都可能違法!”9月1日,西安市公安局浐灞分局浐水西路派出所民警鄧夢儒走進西大附中浐灞中學,用鮮活的案例和互動問答給初一新生上了第一堂法治課。孩子們舉手踴躍,課堂上熱鬧非凡。
“法治教育不是照本宣科,得用孩子能聽懂的話,講他們關心的事。”鄧夢儒的話,道出了陜西法治副校長們的履職秘訣。
開學后,全省各地公安法治副校長集中進校開展“開學第一課”、法治進校園等系列活動,向學生普及法律知識,增強規則意識和守法觀念。
在渭南市,民警帶著VR設備進校園,讓學生沉浸式體驗網絡詐騙陷阱,增強防范意識;在藍田縣,巡特警大隊通過情景劇形式,將防欺凌、交通安全知識融入表演,讓學生們在歡笑中學習安全知識。
“不管是深夜回復家長疑問,還是幫學校排查隱患,只要是孩子們的事,都得放在心上。”郝陽同時兼任7所學校的法治副校長,手機里存著10多個家長群、老師群。
據了解,全省公安機關已選派4113名民警擔任法治副校長(輔導員),覆蓋從小學到高中的全學段。他們不僅是法治課老師,更是校園矛盾的調解員、安全制度的指導員、家校溝通的聯絡員。他們用孩子喜歡的方式傳遞安全知識,讓“學法、知法、守法”的種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
信箱聽心聲?隱患早消除
8月末,渭南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民警帶著檢查表,在轄區中小學逐項排查。從安保人員是否持證上崗,到視頻監控是否全覆蓋,再到食堂食材是否新鮮,民警不放過每一個細節,“校園安全無小事,多查一遍,孩子們就多一分安全”。
開學前夕,全省各地公安機關會同屬地教育部門深入各中小學、幼兒園開展全覆蓋安全隱患排查,重點對硬隔離及防沖撞設施配備、校園保安人員的配備及資質、安保器材配備是否正常使用、一鍵報警器和視頻監控設備運行開展全面監督檢查,確保隱患不放過、安全有保障。
8月29日,公安未央分局聯合區教育局組建12支專項檢查組,走進轄區43所中小學、幼兒園開展“地毯式”排查。針對校園周邊流動攤販問題,未央分局環食藥大隊聯合城管、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集中整治,在某中學附近取締3處無資質小吃攤,及時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
“以前放學接孩子,校門口又擠又亂,還有小攤販賣三無產品。現在民警放學時在這兒守著,路不堵了,孩子的安全也放心了。”9月5日,西安市未央區東前進小學學生家長劉女士的話,道出了許多家長的心聲。
更暖心的是,延安市公安局推出的“警察叔叔信箱”,讓孩子們有了傾訴渠道。2024年6月起,延安市348所中小學安裝了535個信箱。民警每周一準時開箱,及時與學校、老師了解核實,現場解決學生的急難愁盼問題。截至今年6月,信箱收到了1100多封信,123個涉校問題得到解決。
延長縣黑家堡初級中學學生小萌曾在信中傾訴被同學孤立的煩惱。民警收到信后聯合學校心理老師介入調解,還專門給她回信鼓勵。“警察叔叔的回信讓我知道,遇到困難不用害怕,總有警察叔叔默默守護我們。”小萌在感謝信里寫道。如今,“警察叔叔信箱”已成為陜西校園安全的“延安樣本”,在全省推廣。
“校園安全是底線工程,我們要和學校、家長一起,把每一個細節做到位,讓孩子在校園里安心學習、快樂成長。”延安市公安局寶塔分局副局長袁寧說。
愛心解煩惱?崗哨護平安
“孩子們,慢慢走,注意腳下!”“師傅,車停一下,讓孩子們先過。”每天清晨,安康市漢陰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的民警們都會準時出現在縣初級中學門口。他們組成的護學崗,不光引導學生進出校園,還盯著人流車流,預防各種事故。截至目前,安康市在校園設立了944個警務室、901個護學崗,每天出動1580余名警力,在校園周邊巡邏、守護。這樣的護學崗,是陜西校園周邊最暖心的風景。
全省公安機關規范護學崗高峰勤務,交巡警、派出所民警、交警聯動值守,從細從實規范公安執勤、保安聯勤、警保聯動三項工作,與教育部門及學校共同壓實責任鏈條、強化整體防控、開展應急演練。他們的身影成為學生和家長心中最安全的港灣。
在漢陰縣還有一群特殊的守護者——“警察愛心媽媽”。漢陰縣公安局挑選85名女民警,在9所初中實行“包班結對”。她們不光給娃們講法治課,還會跟有心事的孩子談心,幫著解決難題。
“現在電信詐騙花樣多,娃們也可能會上當;未成年人犯罪也有低齡化趨勢,得家校一起使勁。”“警察愛心媽媽”張莉說,“我是警察,得護著大家安全;我也是媽媽,更牽掛這些娃的未來。”
自從有了“警察愛心媽媽”,漢陰縣涉學生的警情降了53.3%,未成年人違法犯罪降了77.1%,校園欺凌更是沒再發生過。“以前有煩心事不敢跟別人說,現在能跟‘警察愛心媽媽’講,她會幫我想辦法。”漢陰縣初二學生小李說,之前他因為成績差不想上學,張莉每周找他聊天,還幫他制定學習計劃,現在他不光愿意上學,成績也提上去了。
如今走在陜西的校園里,常能看到藏藍制服和紅領巾同框,聽到孩子們跟“警察老師”打招呼,感受到家長們放心的笑容——這,就是護校安園給孩子們最好的“成長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