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旬陽:“挨戶防”讓群防群治有力度有溫度
今年以來,陜西省安康市旬陽縣公安局聚焦農村社會治理,堅持黨建引領,采取“挨戶防”(即:“三戶五戶一聯防、八戶十戶一守望”)措施,全力構建群防群治平安建設體系,實現了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雙提升”。
黨建+平安,筑牢“挨戶防”基礎根基
工作中,旬陽縣公安局建立“黨委聯席、支部聯建”工作機制,以黨建引領平安建設,組織動員群眾開展平安聯創。
旬陽縣公安局黨委加大“挨戶防”組織領導力度,全面加強與各鎮黨委的牽頭抓總和統籌協調,堅持派出所黨支部和社區(村)黨支部聯建,成立“挨戶防”工作領導小組,推行黨員連片包戶責任制,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旬陽縣公安局構建“挨戶防”體系架構,建立指揮長、聯防長、戶防長“挨戶防”三級管理體系,按照黨員分布、鄰里關系、就近方便的“三項原則”,合理劃分聯防區和戶防區。聯防區以村民小組為單元,包含若干個戶防區。每個戶防區包聯10戶至15戶,由群眾選舉推薦一名“戶防長”,切實推進“挨戶防”工作。
旬陽縣公安局細化“挨戶防”工作職責,“指揮長”由村黨支部書記擔任,負責本村“挨戶防”工作整體統籌推進、組織應急處置、組織聯防共建、工作監督考核。“聯防長”由組長兼任,負責該聯防區治安防控推進、風險隱患管控、精準教育落實、公益事業推進等工作。“戶防長”負責該戶防區的治安巡邏管理、政策宣傳落實、矛盾糾紛調解、弱勢群體幫扶、文明新風倡導、村情民意反饋等工作。
傳統+科技,夯實“挨戶防”實戰舉措
旬陽縣公安局鞏固傳統治安聯防措施,不斷提升防控科技手段,筑牢平安基石。
旬陽縣公安局夯實基礎做優“傳統防”,依托退休老干部、退伍軍人、治安積極分子等,組建義務治安巡邏隊,全縣登記在冊的“紅袖章”義務巡邏隊員1.2萬余人,發揮了治安巡邏防范主力軍作用。他們深化“萬人大巡防,預防盜搶騙”活動,推行“鄰村、鄰院聯建聯防”機制,定期召開聯席座談會議,暢通信息互換、堵塞巡防死角,達到聯防共治、平安共享。
旬陽縣公安局合理布局做強“科技防”,充分利用廣播、微信群、QQ群等,開展普法宣傳、法治講座、安全培訓等,著力提升群眾自防、聯防意識和安全防范能力水平。依托矛盾糾紛化解平臺和外出務工人員管理服務平臺,采集社會信息、提供互聯服務,著力化解社會安全隱患。建成與派出所勤務指揮室互聯互通的村智能監控中心,在村口道口、重要路段、公共場所安裝視頻探頭,織密科技防控網絡。
旬陽縣公安局創新機制做實“聯動防”,整合信息采集、視頻監控、互聯服務等資源,強化數據分析、指令預警、聯動管控,推行“愛心聯防”服務機制,對困難留守群眾提供救助幫扶,切實解決實際困難,讓鄉村聯防共治更有溫度。他們推行警民、干群、鄰里“三位一體”的治安巡防內外聯動機制,開展“治安聯防標兵”和“群眾工作能手”評選,堅持典型示范,激發工作熱情,努力構建“各方參與、共建共治”的農村社會治安防控新格局。
警力+民力,搭建“挨戶防”防控體系
在平安建設中,旬陽縣公安局依托警力牽引,拉動無窮民力資源,加強城鄉一體化防控聯動,以警民共建共防織密農村治安防控網絡,確保社會平安和諧。
他們構建“三圈合圍”體系,組建“鐵騎警隊”,在城區實行專業力量巡防,筑牢環城區防控圈;依托城際圍欄、視頻監控、臨時檢查站、交通勸導站等織密環鄉鎮防控圈;加強縣域邊界公安檢查站建設,建立區域聯勤聯動和跨區域聯動協作機制,構建嚴密的環縣際防控圈。
他們組建“應急處突”體系,在城區實行特警、巡警、交警“三警聯勤”,建立“1、3、5分鐘”反恐處突快速反應圈,各派出所分別組建100人至200人的分隊,以社區(村)為作戰單元組建10人至15人小分隊,開展突發事件處置、搶險救災救援、現場保護等工作。
旬陽縣公安局創新“公益積分管理”社會動員機制,以“平安社區(村)”創建為載體,調動群眾開展看樓護院、鄰里守望、聯戶聯防等各種形式的防范活動,將轄區內分散的治安防控力量有機整合起來,變單一戶防為以鄰里、院落、村組為主體的多重治安互防模式,形成了“三戶五戶一聯防、八戶十戶一守望”的群防群治格局。
(記者 阮仕喜 通訊員 周瑞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