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門有矛盾出門無糾紛 醫調中心創新調解模式定分止爭
“媳婦在醫院生產,羊水栓塞搶救無效死亡,媳婦可憐。”
“我把花圈、棺材擺在醫院門口,雇鬧托圍攻醫護人員,錢醫院給賠償了家庭又出現了矛盾,更沒想到的是最后還被鬧托賴上了,我可悲。”
“哎,這事整的,醫調中心經過三輪調解,才讓我媳婦入土為安。”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的一名醫患家屬喃喃自語地向記者講述。
原來,其妻在醫院生產中羊水栓塞搶救無效死亡,他雇傭鬧托三番五次拉橫幅、擺花圈,圍攻醫護人員。此事件的鬧托最終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經過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醫調中心20多天的調處,醫院給予患者家屬一次性補償。
拿到補償款后,死者的娘家和婆家又因補償款的分配問題鬧起了矛盾,調解員逐個做通雙方家庭主要成員的思想工作,最終達成分配方案。正當大家以為案結事了時,3名鬧托在患者家鬧事,家屬立即求助醫調中心,調解員聞訊再次出面釋理講法,鬧托作罷。
“在學習繼承‘楓橋經驗’的實踐中,渭南市臨渭區醫調中心創新的‘一三三八三’(健全機制一平臺、防控糾紛‘三個早’、訪調案件三對接、八法七步辦案件、調解效果‘三個零’)工作模式,真正達到了替患者維權、替醫院解難、替政府分憂的效果。”臨渭區司法局局長惠雙奇欣慰地說。
健全醫患糾紛調解平臺
“過去,發生了醫患糾紛,患者不相信醫院,為了達到目的就大鬧特鬧,醫調中心這個平臺能公平地解決醫患問題,讓矛盾有了緩沖的地方。”渭南市某醫院工作人員向《法制日報》記者坦言,“現在已經見不到擺花圈、抬棺材堵門、威脅毆打醫務人員的事情了。”
據介紹,臨渭區醫調中心設有“六室一庭”:接訪受理室、糾紛調解室、專家咨詢室、綜合調研室、事故理賠室、公安警務室和巡回法庭,分別負責糾紛受理、咨詢、調解、理賠、治安維護和訴訟裁判工作。設有醫學專家庫和法律專家庫,分別為調解工作和醫患雙方提供咨詢服務、技術支撐。聘請了25名省市區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人士擔任人民監督員,確保了醫患糾紛調處工作的順利進行。
臨渭區醫調中心主任郝潤英說:“在醫調中心,醫患雙方可以選擇由醫調委進行人民調解或由衛生計生局進行行政調解,實在不行還可以選擇由巡回法庭進行司法調解或判決,我們全部實行醫患糾紛免費受理、免費咨詢、免費化解、免費調處,使所有受理的醫患糾紛都能找到解決的途徑,真正實現了進門有矛盾、出門無糾紛的初衷。”
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今年8月6日,宋天金帶10歲的兒子在醫院乘電梯時,其子右小臂被電梯門夾傷。得知情況后,調解員立即趕赴現場調查。經現場調解,醫方補償患方100元醫療費,同時對患兒免費治療,使這起糾紛很快得到化解。
僅8月份,醫調中心調解員25天走訪轄區50多家醫療單位,摸排醫患糾紛20余起,成功化解20起。這是醫調中心“早預防、早發現、早介入”防控糾紛“三個早”的工作縮影。
醫調中心還經常在醫療單位舉辦預防醫患糾紛專題講座、開展各種形式的走訪摸排活動、印制宣傳資料等,引導群眾在發生醫患糾紛后,通過正確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今年9月12日,居民劉興戰到區信訪局反映,其嫂在渭南市某專科醫院做股骨頭置換手術后,疼痛難忍,無法下床,經拍片檢查,股骨頭處有裂紋,要求重新手術。
獲知信息后,醫調中心調解員立即與信訪局對接,及時引導其進入調解平臺。然后,調解員到骨科醫院進行調查。經調解,醫方同意免費再做手術。患者息訴罷訪,糾紛得到圓滿化解。
“我們醫調中心按照司法部的要求,積極開展人民調解參與信訪矛盾化解工作,建立訪調對接機制。一是醫調委在區信訪局派駐一名兼職聯絡員。二是將涉及醫患糾紛的上訪案件及時導入調解平臺,立即進入調解程序。三是在調解過程中,加強與信訪部門的溝通,互通情況。案件辦結后,及時將辦理情況反饋信訪部門。”醫調中心主任助理張萍介紹說。
實現調解效果三個零
“醫生把我妻子的腿治成了殘疾,我們不要錢,我要他賠條腿,讓他也變成殘疾。”患者杜女士的丈夫氣憤不已。
杜女士因交通事故住院,醫院檢查診斷為右腿骨骨折,出院后右腳疼痛難忍,無法下地。經其他醫院檢查,初診醫院漏診了右跟骨骨折,導致患者右腿終身殘疾。杜家人憤然卸走醫院的牌子,糾集50多人圍攻主治醫師,并準備用推土機推倒醫院門診樓。
醫調中心立即協調公安機關現場處置,驅散鬧事人群,引導醫患雙方進入調解平臺調解,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協議。這是醫調中心處理的棘手案例之一,這樣的案例均通過在工作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八種調解法”和“七步工作法”進行有效調解,并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種調解法”分別是:分類調解法、提前介入法、先處后調法、明確責任法、聯合調解法、延伸調解法、模糊調解法、暖心調解法。
在調解的過程中,醫調中心總結出的受理登記、聽取陳述、制定調解方案、調查核實、認定責任、協商調解、簽訂協議的“七步工作法”,規范了辦案程序,提高了辦案質量。
臨渭區醫調中心成立5年多來,共調處、咨詢、化解、引訴醫患糾紛460起,實現了醫患糾紛“零上訪”、調解案件“零投訴”、醫患矛盾“零上交”的目標。
臨渭區調解中心于2014年8月被陜西省司法廳授予“全省模范人民調解委員會”。2017年5月被司法部授予“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委員會”稱號。“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醫調中心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的重要指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人民調解工作會議精神,積極踐行新時代人民調解工作要求,堅持調防結合,抓早抓小、矛盾不上交,不斷提升醫患糾紛化解實效。”渭南市司法局副局長薛宏志對臨渭區醫調中心工作給予贊許和肯定。
本報記者 臺建林
《法治周末》記者 孫立昊洋
本報通訊員 張新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