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六一:滿腔熱忱做群眾“貼心人”

姚六一與鐘樓社區的老人拉家常。劉攀峰 攝
“咱家六一”,這是社區居民對西安市公安局碑林分局南大街派出所社區民警姚六一的親切稱謂。
4月24日,在鐘樓小區,身著警服的姚六一正協助工作人員修剪枯枝。他有條不紊地引導行人繞行,順手將隨意停放的電動車挪到合適位置,念叨著“別擋了大家的路”。一路上,“姚警官”“六叔”的招呼聲不斷,居民們臉上洋溢著熱情的笑容。社區警務室里,一面墻上掛滿了姚六一與居民的合影。照片的背后,是他二十年如一日,用腳步丈量社區每一寸土地的印記。
“我1989年入伍,在部隊待了16年,2005轉業時,起初安排我到機關,但我覺得還是先到基層學習吧,就這樣來到了鐘樓社區。”回憶職業生涯時,姚六一說,“剛開始工作才發現,這里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樣,處理的大多是家長里短、防火防盜的事兒。于是,我開始調整思路,慢慢融入工作。”
“部隊培養了我的紀律性和責任感,這些在社區工作中同樣重要。”姚六一說。剛到鐘樓社區時,他面臨巨大挑戰。這里人員流動性大、成分復雜,每天游客如織,沿街有93家門店,晚上還有數十家夜市,治安管理難度較大。為盡快熟悉社區情況,他挨家挨戶走訪,卻經常吃“閉門羹”,敲十戶門只能敲開兩三戶,住戶也經常更換。但他堅信,只要用心,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就這樣,姚六一慢慢融入了社區,開啟了他的守護之路。
“派出所主防不是守攤子,而是織密‘安全網’。”憑借對工作的熱愛和對群眾的用心,姚六一因地制宜深化“531”預防警務機制,探索出“161”社區警務工作法——堅持派出所主防理念,做好六項管理服務,推動警民攜手、警社共治,打造平安社區。
“姚警官這人,大事小事隨叫隨到!社區里有矛盾糾紛的,他三兩下就化解了。”長安酥餅店老板笑著說。2024年3月的一天,有群眾反映一家烤鴨店油煙擾民。了解情況后,姚六一聯合多部門現場辦公,通過安裝除味設備、調整煙囪走向、封堵窗戶等措施,成功化解了這起矛盾。
為更好維護社區治安,姚六一積極推動智慧社區建設。牽頭為社區4個出入口安裝大門、20個單元配備平安E門系統,社區監控探頭從4個增加到33個;先后建了16個微信工作群,將93個攤位主和3000余名居民連接起來,構成社區信息網絡;組建了群眾義務巡邏隊和夜間巡邏隊,社區治安環境明顯改善,可防性案件已連續6年“零發案”,居民安全感顯著提升。
“做好社區警務工作,必須和群眾搞好關系。”姚六一說道。在鐘樓社區居民眼中,姚六一是無所不能的“貼心人”。
雙殘家庭的蒼阿姨一家,是姚六一長期幫扶的對象。他經常上門探望,為他們送去生活用品、幫助解決生活難題。蒼阿姨丈夫去世時,他跑前跑后操持后事;得知蒼阿姨腿腳不便無法出門擺攤,他制作廣告牌,幫她實現“居家就業”。“六一就像我的親兒子,有他在,我心里踏實。”提起姚六一,蒼阿姨總是紅著眼眶。李筠貞老人子女不在身邊,姚六一就定期上門做家務、陪老人聊天。老人生病時,他還陪同就醫、悉心照料。
“姚警官不僅幫我們排查消防隱患、科普反詐知識,還幫忙照顧孤寡老人。有他在,我們做生意安心多了!”來自湖南的炒菜店老板說。
在平凡的崗位上,姚六一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贏得了社區群眾的信任。他先后榮獲“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全省人民群眾滿意的政法干警”“西安市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今年,姚六一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
“社區工作雖然煩瑣,但意義重大,每個細微處都關乎居民的生活質量與社區的和諧穩定。”姚六一深有感悟地說。二十年社區工作,他始終堅守崗位,不斷探索創新社區治理模式,用實際行動為社區群眾點亮“平安燈”。(劉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