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科技和文化營造良好法治環境——訪西安知識產權法庭庭長段紅軍
近年來,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已經成為服務和保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11月9日,記者來到西安知識產權法庭,請該庭庭長段紅軍談一談,如何為科技創新和文化繁榮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段紅軍介紹,西安知識產權法庭于2018年2月24日成立,它是最高法院批復設立的跨區域知識產權專門審判機構,是西北地區首個知識產權法庭。西安知識產權法庭管轄案件有其顯著的特點,其一,跨區域管轄,它管轄著全省范圍內技術類知識產權的一審民事、行政案件,以及西安市基層人民法院管轄范圍之外的知識產權一審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其二,飛躍上訴,案件上訴可直接上訴到最高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其三,三審合一,這里是集民事、行政、刑事三審合一的知識產權案件審判模式,擔負著統一技術類案件裁判標準、提高知識產權案件裁判質量、營造一流法治營商環境的重要任務。
段紅軍告訴記者,以2019年為例,西安知識產權法庭知識產權案件一二審收案總數達到2725件,較2018年增加1053件,增幅為62.98%。截至今年10月底,該庭收案數已近2019年全年總數,案件量逐年攀升。區別于技術類知識產權案件,該庭審理的普通知識產權案件成為占比較高的知識產權案件類型,其中侵害著作權、商標權這兩類案件類型占比最大。
段紅軍說,法庭成立之初,西安中院選派了一批高學歷的優秀法官,并從各基層法院選調了年輕審判業務骨干到法庭掛職鍛煉,在審判領域開展民事案件速裁,采取選擇年富力強、審判業務素質過硬的審判員組建速裁組的方式,在確保知識產權案件裁判質量的前提下,大幅縮短審判周期,用20%的審判力量審結了近70%的案件。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開始后,西安中院進一步推動知識產權案件速裁工作,今年1至10月,速裁組審結的知識產權案件達到1351件,占已結知識產權案件的四分之三。
段紅軍談到,經過兩年多的審判實踐,他們創新性地提出了“一輕一重一平衡”的審判理念。通過一批典型案件的高質量審判,實現了一輕,減輕權利人的舉證責任;一重,加重惡意侵權人的賠償力度;一平衡,平等保護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西安中院以知識產權法庭為平臺,與西安市司法局聯合,開展調解組織參與訴前調解及訴中調解工作,先后與西安市融商商事法律服務中心、陜西樂思律師事務所協調,完善特邀調解組織與訴訟案件的對接機制,化解矛盾糾紛。
采訪最后,段紅軍表示,專業化審判逐步成為人民法院設立新法庭的出發點和著力點,以知識產權法庭為代表的專業化法庭,對保護知識產權、激發創新動力、創造潛力和創業活力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他們繼續以創新的思維解決知識產權案件審判中的新問題和新困難,也希望通過審判理念方面的改革創新,成為知識產權審判持續健康發展的動力源泉,為科技創新和文化繁榮營造良好法治環境,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記者?劉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