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舉讓司法更有溫度
司法工作具有顯著的人民性,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國家的本質屬性所決定的,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優勢的集中體現。人民法院在開展司法活動中,必須將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貫徹到訴訟全過程、各環節,要以提升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盡可能使司法更有溫度。?
一是要推行糾紛線上辦理,方便群眾訴訟。人民群眾通過訴訟維權首先關注的是訴訟成本與效率問題。通過糾紛在線辦理,?“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節省訴訟當事人時間和成本,提高訴訟效率。首先,要建設在線訴訟專用平臺,依托該電子訴訟平臺,通過互聯網在線完成案件的起訴、受理、送達、調解、證據交換、詢問、聽證、庭審、宣判、執行等全部或者部分訴訟環節。特別要推進跨域立案服務工作機制轉型升級,擴大跨域訴訟服務范圍,在材料收轉、送達、視頻調解、網上開庭等方面建立法院之間的協作機制,進一步解決群眾異地訴訟不便的問題。其次,要擴大糾紛在線辦理案件范圍,將民商事案件、行政案件、民商事特別程序和督促程序案件、執行案件等均納入糾紛在線辦理的案件范圍。同時,對老年人群體適用在線訴訟,要細化說明告知事項,優化設置平臺功能,降低在線訴訟難度,為老年人群體參與在線訴訟提供全方位司法便利。第三,要擴大糾紛在線辦理事項,將立案、應訴、電子送達、證據材料提交、交換與質證、庭審、調解等事項均納入在線辦理,通過線上完成。
二是要完善多元解紛機制,方便群眾維權。糾紛實質性化解是訴訟當事人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首先,要提供多元解紛解決方式。人民法院要盡可能為訴訟當事人提供訴前調解、人民調解、行業調解、委托調解、特邀調解、司法調解、督促程序、速裁、小額訴訟程序等不同解紛方式和機制,告知各種解紛方式的利弊、效力,讓訴訟當事人有更多解紛方式選擇權。其次,要推進訴調對接。要與人民調解組織、行業調解組織、行政調解組織等實現信息互通、數據共享、平臺互融、力量互動。第三,要強化司法引領保障。在糾紛調處中,人民法院負有引領和保障職能。一方面,要通過司法調解確立糾紛解決的范例,供其他調解組織參照;另一方面,要通過司法確認維護其他調解組織達成調解協議的效力和強制執行力,提升其他調解組織解紛權威和群眾認同度。
三是要強化實體公正保護,維護社會正義。簡化訴訟程序、方便群眾訴訟、提高司法效率等舉措最終目的歸結于實體權利的保護。首先,要樹立平等保護理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國憲法確立的基本原則,也是實質正義的必然要求。法官要平等對待每一個訴訟當事人,公平保護一切訴訟主體的實體權益。其次,要確保“類案同判”。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個案裁判是否公平,最直接的評判標準就是類似案件處理是否相同。要進一步落實“類案檢索”機制,確保法律適用統一,增強司法認同度,提升司法權威和公信力。第三,要強化執行力度。要進一步完善執行長效機制,加大執行力度,拓展創新執行方式,強化善意執行、文明執行,確保生效裁判執行到位、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及時實現。
(林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