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橋公安在中小學推行“警察叔叔信箱”——護童心守平安
“親愛的同學,如果遇到家庭暴力、校園欺凌,發現學校有盜竊、攜帶刀具、強拿硬要、打架等違法行為,一定要第一時間報警或給警察叔叔寫信……”5月10日,記者在西安市灞橋區東城第一小學校門口看到,深藍色的信箱和展板格外顯眼,卡通警察形象、醒目的標語——“快來和警察叔叔說說悄悄話”,讓學生感到親近和安全。
3月以來,西安市灞橋區中小學校園里陸續出現的“警察叔叔信箱”,從預防校園欺凌到傾聽學生成長煩惱,為學生成長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線。
“校園欺凌具有一定隱秘性,很多學生遭受欺凌時,因恐懼或羞恥經常會以沉默應對,導致家長、學校很難第一時間發現,及時處置。”西安市公安局灞橋分局治安大隊副大隊長趙旭告訴記者,為更有效防治校園欺凌,目前,200套定制的“警察叔叔信箱”已覆蓋轄區92所中小學。這些信箱正構建起“警—校—家”三方聯動的校園安全治理機制,為學生成長筑起一道安全防線。
趙旭介紹,“警察叔叔信箱”不僅設立在校門口,還設立在教學樓、操場等學生高頻活動區域,確保“百米內必有求助點”。此外,信箱高度嚴格控制在1米至1.4米之間,方便學生隨手投遞。無論是校園欺凌、矛盾糾紛,還是生活中的小煩惱,都可以通過信箱悄悄告訴民警。
孩子投遞了信件,如何確保求助聲音被及時發現?為此,西安市公安局灞橋分局初步建立了一套“警察叔叔信箱”運轉工作機制:由法治副校長或校園民警擔任“信箱管家”,定期開箱,并建立信箱臺賬,記錄信件內容及處理進展,確保“一信一檔、全程可溯”。
“我們在一封學生的來信中發現了一個疑似校園欺凌線索,目前正按照工作機制啟動調查。”趙旭介紹,每一封信件都承載著孩子們的信任與期待,為了不辜負每一個孩子,他們還建立了信件分級處理機制,涉及欺凌、人身安全等線索,24小時內聯動學校啟動調查。針對非警務問題,規定時限聯動學校、家長及相關部門協同處置。為確保“件件有回應,事事有著落”,他們將針對信件處理效率、學生滿意度進行隨機抽查回訪,倒逼責任落實。
項目啟動后,紡織城派出所首日開箱就收到多封童真來信,內容涵蓋同學矛盾、校園瑣事乃至對警察的感謝。
“每一封信都是一份托付,每一次回應都是一份承諾。我們將以最嚴的標準、最快的速度、最暖的行動,守護孩子們的每一張笑臉!”紡織城派出所民警亓立德說。
自設立“警察叔叔信箱”以來,亓立德認真讀了收集到的每封信件,并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一一回信。“警察叔叔的防彈背心里裝著對講機,你書包側兜里的半塊橡皮,也曾修補過朋友破碎的心情。”“等你長大的那天,可能會突然發現:那些曾讓你苦惱的‘弱小’,原來是最珍貴的超能力!”……亓立德充滿詩意的回信,讓“警察叔叔信箱”成為孩子們信賴的“心靈驛站”。
“下一步,我們將聯合區教育局等相關部門將欺凌線索處置效率等納入校園安全考核,并依托學校聯動建立‘班主任—心理老師—法治副校長’三級響應機制,通過舉辦家長安全課堂等舉措實現資源整合,推動信箱項目從單一警務行為升級為系統化校園治理工程。”西安市公安局灞橋分局治安大隊大隊長惠小銘說。(記者 張英;通訊員 陳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