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眉縣檢察院為獼猴桃產業提供全鏈條法律監督和檢察服務
“產業招牌、陜西名片、國家品牌”的寶雞眉縣獼猴桃,占全省1/3、全國1/7種植面積,2020年總產量50萬噸、綜合產值突破55億元。同時催生出獼猴桃生產加工企業11戶、電商企業485家、專業合作社189個、微電商經營戶5200多戶,各類冷庫4700座,儲藏能力30萬噸,形成了生產、貯藏、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立足法律監督職能 為獼猴桃這一品牌特色產業提供司法保障
獼猴桃產業成了農民增收和產業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寶雞眉縣檢察院立足法律監督和檢察服務職能,圍繞服務黨政中心工作,服務特色產業和民營經濟,提供全產業鏈的司法保障。
近年來,為了給獼猴桃這一眉縣特色產業提供司法保障,眉縣檢察院立足檢察職責,對涉及獼猴桃產業違法犯罪提前介入,從嚴從快審查、快捕快訴,全程司法監督。先后辦理涉及假化肥、假農藥,破壞獼猴桃特色經濟生產,銷售、收購獼猴桃為由詐騙等犯罪十多起,挽回群眾損失近千萬元,有力地震懾了犯罪,嚴肅了獼猴桃產業秩序,用司法保障擦亮獼猴桃品牌。
同時,以案說法,以案釋理,保障老百姓和營銷商依法生產、誠信經營,讓獼猴桃這一品牌產業在有序法治保障下穩健快速發展。
牢記為民情懷,創新延伸檢察服務全鏈條“有站位、有進步、有品牌”
近年來,眉縣檢察院除了依法懲戒前置,更是把法治宣傳、體制完善、服務創新做到了“前置”,號召全院干警不僅要做支持獼猴桃產業“有心人”,更要切合實際,做好服務特色產業、服務民營經濟、服務群眾的“用心人”。
一年一度獼猴桃豐收季臨近,為捂好當地農民致富增收的“錢袋子”,助力“鄉村振興”,推動獼猴桃產業健康發展。9月7日,眉縣人民檢察院聯合縣獼猴桃產業園區管委會、市場監管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建立溝通聯系協作機制。
9月10日,眉縣檢察院專門出臺《發揮檢察職能服務保障獼猴桃產業發展18條措施》,從發揮司法職能,促進產業發展,依法履職盡責,保障產業發展,參與社會治理,優化營商環境,加強交流協作,凝聚發展合力等四方面進一步提升保障獼猴桃產業健康發展檢察服務水平。
9月26日,該院駐獼猴桃產業園區的檢察官工作室掛牌成立,發揮“四大檢察”職能作為,加強園區及獼猴桃企業合法權益保護,更好地服務保障獼猴桃產業的發展壯大。與行政執法部門的溝通協作,同步參與,發揮檢察建議堵塞監管漏洞,強化監管質效,努力為園區發展提供良好的行政環境。嚴厲打擊破壞園區及涉獼猴桃企業違法犯罪,建立落實涉獼猴桃企業“三不”刑事司法政策,加大獼猴桃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積極為園區、企業發展提供法律咨詢和服務,以檢察作為助力園區發展、企業發展。
授牌活動也成了司法服務、法律宣傳的絕佳平臺,部分企業代表圍繞在生產銷售過程中遇到合同糾紛、企業融資等問題向檢察干警進行了咨詢,紛紛表示檢察官工作室成立,直接開展送法上門服務,對企業來說真如“雪中送炭”,真正體現了“服務大局、為民司法”。
與此同時,眉縣檢察院以省檢察院“有進步、有站位、有品牌”三有爭創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深化“秦嶺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品牌創建,為眉縣秦嶺北麓以獼猴桃為主的經濟林發展再添新力。
為努力營造“親商、安商、聚商、富商”的良好環境,眉縣人民檢察院還和縣工商聯聯合印發了《關于保障和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意見》,從五個方面提出了21條舉措,全力為民營企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不斷探索完善服務保障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新路徑、新方式,共同研究解決新常態下民營企業遇到的法律風險和法律問題,為獼猴桃特色產業鏈相關民企、民商提供全鏈條檢察服務。
為了把為民措施落到實處,眉縣檢察院還利用“九率一度”平安宣傳、助力鄉村振興等,走街串巷,把支持獼猴桃產業的檢察服務和司法保障宣傳送到第一線。眉縣檢察院涉獼猴桃產業“法治服務”也在獼猴桃產業園區、合作社、農戶家里相繼開班,讓法治宣傳和守法、誠信經營理念深入民心。(通訊員 高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