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有處說 心結有人解 ——銅川市推進綜治中心建設服務群眾美好生活
物業糾紛、供熱服務、鄰里矛盾……這些事關群眾生活質量的瑣事,是基層社會治理的細微處。如何讓群眾樂享生活,考驗著社會治理的智慧與溫度。
今年以來,銅川市深入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積極探索法治化解紛路徑,通過專業調解、情感溝通、法律釋明,把群眾的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讓群眾樂享生活可觸可感。
理法結合??用情溝通
“綜治中心的工作人員都很專業,解決糾紛不僅快,而且入情入理,讓人信服。”11月7日,談起銅川市綜治中心幫助解決供熱糾紛的經歷,家住銅川新區地稅新家園的張某深有感觸地說。
張某這幾年并未在小區居住,但他在小區進行供暖設施改造時交納了8000余元改造費,并與供熱公司約定暫不接通管道,待其返回小區居住時再處理。今年7月,張某搬回小區居住后聯系供熱公司接通了管道,但在9月份交納本年度取暖費時,被告知需補交2021年至2024年的供熱空置費,否則將影響今年冬季的正常供暖。張某對此深感不解,與供熱公司產生矛盾。
銅川市綜治中心接到張某反映的情況后,立即協調市城市管理局、供熱公司到場,進行調解。調解員暢鵬帥通過換位思考、事理分析、法律釋明等方式,分別與當事各方進行溝通,闡明張某數年既未接通管道,也沒在小區居住,供熱公司收取空置費缺乏依據;同時,向張某說明了供熱服務的整體性以及相關權利義務。經過耐心調解,供熱公司同意自管道接通之日起計算張某家的取暖費,張某也表示會按時足額交納費用。
“綜治中心的一個主要功能,就是要讓群眾有了矛盾能有地方說理。”銅川市綜治中心工作人員周斌說。
作為解決群眾糾紛的重要平臺,銅川市綜治中心在優化功能布局的基礎上,融入訴訟服務、檢察服務、公共法律服務、信訪接待等功能,實現“五中心合一、多功能聯動”,并推行“政法單位常駐、重點部門輪駐、涉事單位隨駐”工作模式,為矛盾糾紛化解提供堅實法律保障。“各部門、各組織協同作戰,可以讓群眾訴求實現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周斌說。
依法依規??分類施治
“涉及群眾生活的矛盾形式多樣,物業糾紛就是其中常見的一類,解決不好容易引發更大的矛盾。”暢鵬帥說。
對于群眾的訴求,銅川市綜治中心受理后,嚴格依照法治化路線圖進行精準分流,通過快速反應、及時處置,讓矛盾糾紛在法治軌道上得以化解。對此,家住銅川新區梅樂園小區的李某深有感觸。
“今年6月,我家的供水管道被物業公司切斷,情急之下我向市綜治中心反映了此事。”李某回憶說。
銅川市綜治中心工作人員經過走訪,詳細了解了事情原委。
原來,因小區經常出現電梯故障、保潔工作不到位等情況,李某對物業服務長期不滿,于是連續5年拒絕交納物業費。物業公司在多次催繳未果后,采取了切斷供水的措施。
面對李某與物業公司之間的矛盾,暢鵬帥先是讓雙方充分表達訴求,然后結合民法典、物業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耐心闡釋業主和物業公司各自的權利與義務,并說明物業公司采取斷水措施涉嫌違法,而業主以拒交物業費的方式維權亦存在法律風險。隨后,暢鵬帥采取“背靠背”溝通的方式,與雙方分別進行溝通,一方面建議物業公司提升服務質量,另一方面幫助李某分析拖欠物業費可能帶來的法律后果。經過調解,物業公司最終同意支付管道修復補償費用,李某也一次性結清了拖欠的物業費。“和物業公司出現了矛盾,我們要的其實就是一個說法和尊重,綜治中心恰好給了我們一個暢通的溝通渠道。”李某感慨地說。
暢鵬帥表示,銅川市綜治中心會根據矛盾糾紛的性質和類型,按照“調解優先、分類流轉、全程跟蹤、督辦落實”原則,進行分類流轉,確保每一個矛盾糾紛都能找到最合適的解決路徑,并在法治軌道上依法妥善化解。
數智賦能??高效解憂
9月10日,銅川某小區一棟單元樓的下水管道堵塞,污水溢出,影響了居民們的正常生活。
該小區屬于老舊小區,沒有物業管理,以往遇到這種事,都是居民們自行疏通,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這一次,居民王某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通過“平安銅川”微信小程序反映了這一問題。
網格員收到反映后,立即聯系專業人員疏通了下水管道,同時挨家挨戶了解具體情況。原來,維修管道需要居民們均攤費用,但部分居民不愿意,因此下水管道遲遲沒有維修,經常出現堵塞的情況。
了解了癥結所在,網格員把居民們召集在一起,為大家分析利弊:“管道堵塞是大家共同的事,只有齊心協力才能解決,不然經常堵,大家都住不安生。”經過網格員耐心細致溝通,最終居民們一致同意均攤下水管道維修費用。此事過后,“平安銅川”微信小程序辦事效率高、辦得好,也在小區居民之間口口相傳。
“平安銅川”微信小程序是銅川市精心打造的線上“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目前已吸納59名檢察官和律師、118個調解機構入駐,為群眾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同時,活躍在基層的網格員也借助“平安銅川”微信小程序,及時向綜治中心反映群眾訴求、安全隱患、矛盾糾紛等。從手機屏幕上的輕輕一點,到現實難題的迎刃而解,“平安銅川”微信小程序像一架橋梁,讓服務民生實現“一鍵直達”。
銅川市平安建設和綜合治理指導中心主任梁少凱說:“解決群眾矛盾糾紛關鍵在于堅持法治原則、重視情感溝通、尋求務實方案,要讓三者有機統一,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在維護權益與關照現實之間尋找平衡點。”從“進一扇門、解千般愁”到“足不出戶就能反映訴求”,銅川市正用一次次探索實踐,讓服務民生更有針對性,對涉及民生的熱點難點問題實現精準治理、智慧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