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檢察高質效履職助推知識產權保護
“我發現部分自媒體和網絡平臺對安塞腰鼓的歷史、寓意、動作等存在錯誤宣傳和曲解,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安塞腰鼓的傳承?!苯?#xff0c;有志愿者在陜西省延安市安塞區人民檢察院“益心為公”檢察云平臺上反映。
安塞區檢察院第一時間對此線索進行調查,發現了非遺傳承人稱號被不當使用或冒用等問題。針對發現的問題,安塞區檢察院履行知識產權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向文旅部門提出建立傳承人保護培養制度等建議。為進一步達成保護共識,安塞區檢察院通過召開公開聽證會,推動各部門在非遺保護傳承工作中同向發力、同頻共振,共同構建多元主體協同共治的“全方位、全過程、全要素”非遺保護新模式。
目前,安塞區擁有國家級及省、市、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65項。在促成個案問題解決的同時,安塞區檢察院以點帶面,通過“檢察建議+調研報告”、提交立法建議等形式,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總體保護,助力當地走出一條符合本地實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之路。
安塞腰鼓是延安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之一。在這片底蘊深厚的紅色沃土上,還有古樸精美的民間剪紙、香甜美味的洛川蘋果、回味無窮的甘泉八千里豆腐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地理標志產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傳承,近年來,延安市檢察機關深入推進知識產權檢察專門化建設,結合地域特色綜合履職,為知識產權提供高質量司法保護。
除了不斷健全完善工作機制,促進檢察機關更專業、更高效履職,全市兩級檢察機關還通過成立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有效整合知識產權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職能,聚焦群眾、企業關心的涉農產品領域的侵權假冒犯罪打擊、非遺傳承保護等方面,探索完善綜合履職模式,提升一體化履職效果。近三年來,延安檢察機關共辦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36件。
蘋果是延安市第一大特色農業產業。位于延安市南部的洛川縣是著名的“蘋果之鄉”。隨著“洛川蘋果”作為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價值越來越高,線上線下冒充“洛川蘋果”的情況時有發生。
為進一步加強新時代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洛川縣人民檢察院積極探索,切實履行檢察職能,與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保護廣告監管股等單位磋商溝通,設立洛川縣檢察院秦創原知識產權檢察保護工作站,同時,在洛川多家企業設立知識產權檢察保護聯系點,并集合全院黨員、業務骨干,成立服務先鋒隊,幫助企業解決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法律問題。截至目前,該市設立秦創原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以及工作站、聯系點23個,為企業發展提供“一站式”司法服務。
與此同時,地理標志商標保護工作在延安市甘泉縣也開展得如火如荼。
“我相信,有了檢察機關的護航,‘甘泉豆腐干’的香味一定會飄得更遠、更持久?!卑饲Ю锒垢晒窘浝碇苤卣f?!皺z察護企”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甘泉縣人民檢察院邀請全國人大代表樊九平一同走訪當地知名的地理標志商標“甘泉豆腐干”企業,主動“上門問需”,開展“點單式”法律服務,立足知識產權保護點為企業地理標志商標保護、經營管理等提供法律幫助。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延安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依法打擊假冒注冊商標等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近五年,辦理相關刑事案件8件。在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過程中堅持“一案四查”,深化知識產權綜合履職。
“延安市檢察機關將積極開展‘檢察護企’專項行動,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檢察履職,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為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把脈問診’,特別加強地方特色地理標志商標保護,為延安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檢察服務和法治保障。”延安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胡立平說。(記者 孫立昊洋 馬金順;通訊員 王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