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墻內的防疫 “不一樣”的堅守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蒲城縣看守所迅速發出堅決打勝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政治動員令,號召全所民輔警要牢記使命擔當、緊盯任務要求、認真履行責任。全體民警輔警聞令而動,毅然奔赴監所抗“疫”前沿,用實際行動堅決做到全封閉管理,將疫情阻止在高墻之外,確保全面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持久戰、攻堅戰。而眾志成城的“戰疫”背后,是廣大民警輔警的忘我付出、無私奉獻。?
身體不適,仍堅守工作崗位?
麻喜文,中共黨員,蒲城縣看守所教導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他積極和所領導研究制定監所“戰疫”方案和防控措施,強忍著膽囊炎舊病復發帶來的腹痛,主動請纓加入看守所黨員突擊隊,參與到看守所“疫”線—過渡隔離區的管理工作中。作為一名所領導,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頭沖鋒陷陣,以身示范,即使犯病腹痛,吃上幾粒藥丸,也堅持不下火線,白天指揮、協調、督導防控工作,晚上組織值班人員整理、分析、評估當天的防控情況,用實際行動帶領著全所民輔警把疫情阻擊在監所之外。?
“第一道防線我來破!”?
為了隔離關押新收押人員,蒲城縣看守所設置了過渡隔離區。按照省廳監管總隊要求,只能一名民警做好自身防護后進入過渡隔離區,做好收押檢查等工作。人身檢查、詢問情況等都需要與新關押人員密切接觸。“第一道防線我來破”,劉文謀同志毛遂自薦,主動提出要深入“疫”線,擔此重任。劉文謀是軍隊轉業干部,但退伍不退志,退役不褪色,從事監管工作十三年來,總是挑著最苦最累最沒有人愿意干的活來干,毫無怨言。在這場抗疫斗爭中,劉文謀每天進出過渡隔離區,對新關押人員進行體溫測試、情況反饋等工作。劉文謀說:“我是黨員,當過兵,入過警,關鍵時刻我得站出來,這是我義不容辭的職責。”?
舍小家,顧大家,共抗疫情?
老民警馮西安,再過兩年就要退休了,家里還有個患癌的老父親。疫情發生后,看守所實行封閉上崗15天的勤務模式,意味著連續15天都不能回家。他望著躺在病床上的父親,心里有萬分的不舍,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媳婦,這段時間得辛苦你了。”“家里就放心交給我吧,你忙你的。”他將家里的一切給妻子交代好之后,毅然加入到看守所第一梯隊的值班中,他不顧自己年齡大,堅持加入到需要熬夜的巡視監控民警的隊伍中,他說:“在國家有難時,我作為黨員就要第一個沖上去,個人的困難一定要克服,個人的困難再大哪有國家的困難大”。?
一人上崗,“兩人”當班?
看守所的女管教,馮佳琪,目前她還多了個身份,是一名懷孕七個月多的“準媽媽”。春節期間,她主動申請,要求與其他民警一樣,加入到封閉式值班的第一梯隊。領導勸她回家休養,她說:“我是管教,我熟悉監區女押員的情況,在這個國家有難的時候,我不能搞特殊,我要堅守我的崗位”。她在工作中,從來沒有因為懷孕而搞特殊化,每日她都深入監室檢查押員內務衛生,與押員談心談話,詢問押員身體狀況,了解每個人的思想動態,給押員做心理輔導,查看監室記錄,回放監控錄像,從上午8點上班都下午6點下班,總是看到她在監區忙碌,不見休息片刻。?
高墻內的最美逆行者?
全國的醫護人員都加入到防疫的戰役之中,看守所的醫生雖沒有處在抗疫戰斗一線,但在自己堅守的陣地上無畏逆行。王應征,看守所醫務室醫生,2012年從縣衛生院調至看守所工作,是看守所的“名醫”。2月2日,他剛值完班就主動要求加入到封閉式值班中的第一班,同事說:“你心臟不好,回家休息幾天,排到下一班吧?”他說:“現在全民防疫,我是醫生我更要為防疫盡一份力,我必須堅守崗位,現在是防疫的關鍵時候,我不能下火線。”他每天都有干不完的工作,早上起床洗漱完畢后,就要處理巡控民警反饋的病患情況。隨后逐個監室進行巡診、問診、發藥,親眼看著押員把藥喝下去,將容納二百多人監室巡診一圈下來得需要大半天,其他時間還要處理臨時疾病人員,指導監區消毒工作,晚上再巡診一次,而巡診完都到晚上十點了。?
像他們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是父親、丈夫、母親、妻子、子女,可他們也是頭頂國徽、肩負重任、若有戰召必回的人民警察。“戰疫”當前,蒲城縣看守所全體民輔警在平凡的監管崗位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警同心,眾志成城,用赤膽忠心、鐵血柔情,構筑起一道最堅實的防線,保障著監所陣地的安全。?(蒲城公安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