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員+院長+警長” 打造基層治理新模式

服務群眾因地制宜,打造基層治理新模式。一個社區小院配備一位院長、一名黨員干部和一位民警,一對一、點對點對接服務。近日,西安交警試點開展“服務員+院長+警長”院落治理暨“交通安全院落”創建活動。全面深入群眾生活,貼近群眾日常生活,聽民聲、解民憂、幫民困。
西安交警按照網格化區域劃分“責任片區”,基層中隊主動對接片區街道辦、派出所和社區居委會,采取“一警對一院”的模式深入院落開展交通安全宣傳。“小院警長”通過張貼海報,發放宣傳手冊、接受現場咨詢等形式,結合一盔一帶、安全駕駛、文明出行等主題,與居民群眾開展面對面互動交流,同時摸排交通安全隱患風險點,了解群眾訴求,回應群眾關切,用實際行動保障轄區的交通安全,提升群眾滿意度和安全感。

在西安市新城區,西安交警新城大隊朝陽門中隊通過“小院警長”進社區,幫助各社區設立“門衛勸導站”、“違法曝光欄”、“共享頭盔站”等,建立“服務員+警長+院長”微信工作群,定期推送安全宣傳知識,收集群眾意見和建議。把矛盾化解在基層,真正讓交通安全意識根植民心,枝繁葉茂。交警與長樂西路街道辦工作人員共同組成“服務員+院長+警長”交通安全宣講隊,來到半截巷社區省物資儲備局機關家屬院,跟居民拉家常,講交規,解疑答惑。
主動走進社區、融入社區,推動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交警不但要為百姓提供多樣的交管服務,還利用“交警網格”施策助力社區發展,參與轄區的社會治理。
據悉,試點開展“服務員+院長+警長”院落治理以來,基層交警實現了由“專科醫生”向“全科醫生”的轉變,他們不僅在社區里進行安全宣傳、業務導辦、違法處理等“傳統”交管服務,還擔負起社會矛盾化解,突發情況救助等職責,打通了公安交管部門與群眾之間的“最后一公里”。運行高效、服務便利的“交警網格”,為社區群眾解難事,讓群眾體會到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